经颅磁刺激对健康受试者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东省医学会第一次社区康复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z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θ爆发式刺激(theta-burst stimulation,TBS)对健康受试者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在磁刺激神经定位导航系统的辅助下,用三个不同的TBS刺激方案,对35个健康受试者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区进行刺激.刺激前及刺激后0分钟、15分钟、30分钟记录双侧舌骨上肌群的运动诱发电位.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刺激前后双侧舌骨上肌群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MEP)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结果 cTBS刺激左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区后,右侧舌骨上肌群MEP波幅明显减小(P<0.01)而左侧舌骨上肌群MEP波幅明显增(P<0.01).iTBS刺激左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区后,右侧舌骨上肌群MEP波幅明显增大(P<0.01)而左侧舌骨上肌群MEP波幅无明显改变(P>0.05).cTBS刺激左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区后紧接着用iTBS刺激右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区,刺激后左侧舌骨上肌群MEP波幅明显增大(P<0.01),且右侧舌骨上肌群MEP波幅也明显增大(P<0.05).各TBS方案刺激后,双侧舌骨上肌群MEP潜伏期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TBS可以有效调节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兴奋性.一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兴奋性受到抑制,会导致对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兴奋性进一步激活.iTBS可以逆转cTBS对对侧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兴奋性的抑制作用,使双侧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趋于新的平衡状态.明确TBS对健康受试者双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将为TBS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研究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习得粤语的客家方言母语者对粤语声调辨识的特征、他们与粤方言母语者对粤语声调辨识能力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方法 募集母语为粤语及母语为客家语的广东籍志愿者30名(粤语组20名,客家语组10名),利用《香港粤语声调辨识测验》对其进行测验,记录他们对粤语声调辨识的准确率并进行对比.结果 客家方言母语者对粤语声调T3/T6、T2/T4、T2/T5的辨识较差(<85%).与粤方言母语者相比,客家方言
目的 观察运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所致非流畅性失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按非流畅性失语治疗流程和方法,以Schuell的刺激训练为基础,包括口颜面肌训练;言语表达训练;自动性言语训练;命名训练;看图说话;描述训练;手势口型表达训练等等.每天训练2次,每次30~60min,15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加予旋律语调治疗(MIT).首先,从患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中医药联合针灸、推拿及肢体康复训练)对其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90例,按其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其性别、年龄、病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常规组采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以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 分析研究呼吸康复锻炼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68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呼吸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肺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FVC、FEV1及FEV1/FV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康复医学这门课程也成为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体系中的必修课程.康复医学是一门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的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目前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部分还是沿用临床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从教材、教师还是教学方式尚不能完全适应康复医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为此我们拟对临床医学本科的康复医学课程进行探索性改革.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康复医学课程被安排在毕业班的第二学期,总学时仅3
通过对近年来对肺康复研究现状资料的整理发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叶切除围手术期、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肺移植术后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中,随着肺康复的开展,能够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运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的表达变化对自噬发生的影响.方法 构建大鼠脊髓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0h、4h、12h、1d、3d、5d、7d通过BBB评分评定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学变化,与此同时,经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的表达;并通过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3-MA和自噬促进剂Rapamycin于脊髓损伤小鼠模型,分别于上述时间点通过We
目的 利用超声分析比较痉挛型脑瘫患儿与正常同龄儿童小腿肌形态的特征和差异.方法 年龄2~13岁.分为痉挛型偏瘫组(健侧组、患侧组,共24例);痉挛型双瘫组(24例);正常儿童对照组3组(24例).用超声对小腿(内侧腓肠肌、外侧腓肠肌、比目鱼肌、胫前肌)进行肌厚度、肌束长度和羽状角度的检测.结果 (1)痉挛型偏瘫组健侧、患侧比较,其胫前肌(P=0.002)、内侧腓肠肌(P=0.02)和比目鱼肌(P=
目的 应用超声观察胫前肌、内外侧腓肠肌和比目鱼肌BTX-A注射治疗前后的生长发育变化.方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33例,双瘫23例,偏瘫10例,年龄2~7岁,GMFCS等级为Ⅰ-Ⅲ级.BTX-A注射前1周内、注射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临床功能评估(GMFM-DE、MAS、MTS、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和小腿肌形态的超声检测.结果 (1)患儿的内、外侧腓肠肌厚度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大;比目鱼肌羽状角度在
目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病程迁延、复发性高的常见精神疾病.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长时间与外界隔离,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影响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单纯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缓解这些症状,实施利伯曼技术可促进患者康复.本文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伯曼技术训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