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淀粉样变性病例分析

来源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9157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54岁,因"活动时胸骨下段绞痛1年,伴胸闷、气急半年,全身浮肿3月"入院.1年前,在潜水时突感胸骨下段绞痛,立即停止潜水并休息数分钟后缓解.半年前开始,每于行走数百米后出现胸骨下段和上腹部绞痛不适,伴有胸闷气急,休息2-3分钟后可缓解,半年来上述逐渐加重.3月前,患者开始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痰,伴气急,夜间不能平卧,有时端坐过夜.并出现双下肢及颜面部凹陷性浮肿,以晨起较为明显.当地医院2次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室壁肥厚(未得到具体数据),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7%和42%.经抗感染、利尿等治疗后症状略有改善,后继续口服卡托普利、曲美他嗪等治疗.近1月来,症状再次加重,平地步行数米或登楼不到1层即可出现胸痛症状.近半月来活动时胸骨后疼痛更为显著,步行数步即出现,不能登楼,昼夜呈端坐呼吸,伴有咳嗽,咳痰,痰白色粘痰,颜面部和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加重.为进一步诊治入院.心脏病理诊断:心脏淀粉样变(重度)。 “系统性淀粉样变”是指不可溶的纤维性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全身各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外区,导致进行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全身性疾病,与免疫、遗传、炎症等因素有关。根据淀粉样前体蛋白的生化特性,淀粉样物质可沉积在局部,也可累及全身的每一个器官。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具有特征性,随受累器官不同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诊断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时,需在两个不同的器官或组织中发现有淀粉样变的组织学依据,或者有一处组织学证据(比如骨髓,皮肤,直肠等)和另一器官、组织临床受累的表现(比如心肌病、肾病综合征、肝大或巨舌,等等)。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的预后不良,未经治疗的AL型淀粉样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1-2年,累及心脏时预后更差,一般仅能生存4-6个月。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以减少淀粉样物质的产生,抑制其在组织和器官的沉积以及支持治疗为主。MP(马法兰+泼尼松龙)方案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剂(马法兰)联合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AL型淀粉样变性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可获长期缓解。但治疗中可发生严重并发症,一累及2个以上器官或有严重心脏受累者围移植期死亡率高,此类患者不适宜干细胞移植。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可引起受累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改善受累器官功能的支持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心脏淀粉样变性很难处理,若经积极治疗心功能仍然处于终末期,此时行心脏移植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PCI导丝的选择及操作。具体介绍常规软性缠绕型导引钢丝、CTO导丝以及强支撑导丝的性能指标。分析了导丝的选择,给出了次冠状动脉次全闭病变、全闭病变病例分享。
本文具体阐述了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分型、诊断标准、心电图特征、急诊流程以及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抗心肌治疗等疗法适应症、禁忌症、质量控制标准。
Upon lipopolysaccharide (LPS) stimulation,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Akt pathways serves to banlance proinflammatory and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s.However,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Akt signal
Background: Restenosis is a common adverse event of endovascular procedures and troubles cardiologists.However,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restenosis 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To evaluate whether di
会议
患者,男,42,因"反复咳嗽咳痰5月,发热伴气急腹痛1周"入院患者5月前受凉后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痰呈白色粘痰,伴恶心呕吐,无痰中带血,无发热畏寒,无胸闷胸痛,无气急心悸等,至当地医院就诊,行肺部CT检查提示肺部感染(具体报告未见),予抗炎、止咳化痰对症治疗,症状反复未见明显缓解.近5月来咳嗽咳痰仍然反复发生,无发热畏寒,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端坐呼吸.入院前1月患者曾至当地牙科医院行牙齿.治疗,
中医学认为,不同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易罹性,而许多相关疾病发生的"共同土壤"在于其体质基础.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体质的差异现象是先天因素与多种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类体质间的共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
患者,女性,56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年余,伴晕厥1次"于2015年11月16日门诊拟"胸闷待查:冠心病?"收住入院.约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胸骨后压榨感,严重时自觉心慌、头昏及沉重感,夜间不能平卧,无明显心前区绞痛、左上肢及左肩背部放射状疼痛感,曾有晕厥1次,可自行清醒,约1月前上述不适出现时伴有双眼视物模糊、眼冒金星及视野闪光感,无眩晕、黑朦、复视,无恶心、呕吐及喷射性呕吐,无反酸、呃逆
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发作心悸、恶心、呕吐1周余"于2014.5.30拟"病毒性心肌炎?"由急诊收住入院.患者1周前(5月22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呕血,无头晕头痛,无黑蒙晕厥,无胸闷胸痛,就诊于某省级医院,当时测血压150/100mmHg,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137bpm),广泛导联ST-T改变.查肌钙蛋白,甲状腺功能无殊,CK-MB53IU/L.葡萄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疾病最早报道见于儿童,后有报道见于成年人,较少见于老年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患者可以多年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老年才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血栓栓塞等典型的临床表现极为少见.本文报道2例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患者,并对该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作一系统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