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进入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的思考——以成都体育学院课程思政经验为例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课程的补充手段,要开展好高校课程思政,需要我们挖掘好与之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高校"四史"教育中所蕴含的内容规定与价值要求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具体方向有着紧密地联系。如何将"四史"教育与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相结合,本文探讨了"四史"教育进入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工作重点,建构维度,经验推广等方面的问题,试图为我国体育类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思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主要以我国最大最全面的知识资源平台——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检索源,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案例研究法: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从挖掘资源环境、突出专业特色、打造精品课程三个方面,选取了成都体育学院在现实教学中不同侧面的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研究结果:1."四史"教育进入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重点"四史"教育进入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有三个重点:一是重在以"四史"教育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要将"四史"教育融入到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其重点之一在于要从隐性教育的角度加强对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让"四史"教育成为促进体育类高校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的主要手段。二是重在让"四史"元素成为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沟通桥梁。体育类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重在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洽的融合到一起"四史"中可挖掘的与体育相关的元素丰富,同时作为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四史"元素成为沟通体育专业知识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将"四史"教育融入到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又一重点。三是重在使"四史"研教拥有育人制度与育人行动的双重"合力"体育类高校对于开展课程思政的育人制度建构和育人行动协调还有待深入。深入的难点在于要让制度和人两方面形成"合力"。2.关于"四史"教育进入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的三个建构维度本文以成都体育学院为案例,分析得出了关于"四史"教育进入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的三个建构维度。一是善于建构学科环境,探寻体育类高校独有的学科环境与资源。首先,依靠历史的治学悠久和专业的人才储备雄厚,为课程思政教学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然后,利用科研课题挖掘丰富的"四史"元素,突出鲜明的专业特色。其次,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共享。注重将学术研究成果向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的转变。最后,研教作战协同,课程体系初成。成都体育学院专门就延安时期的红色体育进行调研,深入挖掘和整理红色体育资源,并形成了仿真虚拟课件,教学效果良好。二是根植学科环境,突出学科特色。在建构好第一个维度的学科环境,挖掘学科资源的维度上,可以进入第二个维度,扩宽课程思政。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对应着思政课第二课堂,相应的也应该扩宽课程思政,助力搭建课程思政的第二课堂,这样才能使得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的设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都相对完整。三是将四史教育融入体育类高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专业课、综合素质课作为高校第一课堂,在高校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良好的学科环境、资源打造具有体育风格的特色学科这两个维度,将四史教育与教师的备课、授课、课后指导、课程评价等相融合,使之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四史融入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的第三个维度。只有将四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结合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才能打造出一堂精品课程。3.总结与展望:"四史"教育进入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可借鉴的"成体经验"回溯过往,渐往知来。成都体育学院在将四史融入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已经初成体系,形成了可以普遍推广的"成体经验"。展望未来,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对"成体经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两个"进一步"计划——进一步优化主线,实现内容共享;进一步优化特色,建设传播载体。在此计划的指导下,一大批优秀教学资源、线上特色课程将被进一步挖掘开发并同其他体育类高校所共享。研究结论:推动"四史"教育进入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抓住工作重点,从提高重视,元素挖掘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从打造环境、突出特色以及全过程的课程设计三个维度进行课程建构;从借鉴"成体经验",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体育类高校课程思政的长远发展。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将课程思政建设和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坚持德技并修,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高尚品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分析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政策支持、师资能力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现状,阐述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核心原则和基本方法,从实践逻辑角度提出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应当以党史学习坚定信念,顶层设计提质增效;以四史引领师资建设,夯实人才培养规格;以健全多元评价机
期刊
当前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进入了重要机遇期和关键发展期。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即“四史”)的学习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存在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四史”教育中不断深化金融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只有在“四史”教育中深入挖掘金融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才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才能更好地实现高
期刊
实现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具有价值互济的作用。这是因为“四史”教育不仅与“课程思政”存在教学内容的联结性,还存在价值取向的同向性与教学主体的同行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以教学为抓手,打造思政金课,鼓励师生角色换位,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推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期刊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是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秉持着“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方针开展工作,经实践证明,其独特优势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分析了在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下,当前“四史”教育开展现状和高校关工委开展工作相关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发挥高校关工委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四史”教育促使学生学史明志、知史明道、品史明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十分必要。当前,“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阐述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应立足时代需求、学生特点、学院特色等维度精准施策。
期刊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运用“四史”教育“精准滴灌”融入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办法与路径,着力从“时代意义、分类施策、精准滴灌”三方面协同发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充分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式。
期刊
挖掘具有亲和力、说服力的课程思政元素,是专业课教师“讲政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高校应以“四史”教育为主要抓手,协助专业课教师结合各自专业课程内容和育人目标找准着力点,深挖课程思政中的“四史”教育元素,探寻“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建设具有历史视野、大历史观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逐步构建以“四史”教育为纽带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有利于培养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的政治立
期刊
推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途径,也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推进“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需充分明晰“四史”的育人价值,并在课程思政的条件基础上,有效利用课外实践、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搭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期刊
为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新常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以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为例,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四史”教育融入建筑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案,探讨对课程思政实施成效的评价,论述了“四史”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期刊
“四史教育”是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开展“四史教育”是近几年的重要研究内容。将“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专业学习有机融合,能够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根据化妆品技术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课程内容,挖掘“四史”元素,探究将“四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