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刑的法文化解释

来源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族刑,延绵不绝于中国古代刑罚史,乃是野蛮性和残酷性令人叹为观止的刑事连带责任方式。在学术界集中于族刑适用范围、历史变迁的考证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该文以族刑思想根源为线索挖掘先秦以降儒家与法家的刑罚观念,试图通过以儒家家族本位宗法伦理思想及法家重刑主义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这一视角解读族刑现象。
其他文献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集中表达了《庄子》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这是以它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它对“道”的思考,特别是对“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
会议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赵孟(頫)的简练四句,提炼出了书法中几个我们不能回避的关键词:飞白、籀、
会议
  过程哲学是由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于20世纪中叶在美国创立的一种不同于传统西方哲学诸流派的新哲学,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和东方
会议
  后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批判和超越现代哲学而建立的理论,其理论中心随文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本文试图揭示其主要理论流派:后现代解释学、后结构主义、新实用主义和
会议
  本文主要论述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何谓“德治”?简单地说就是道德政治,就是以道德教化为统治手段的社会治理模式。儒家德治主张是一种把道德运用于政治领
会议
  着重分析中国传统儒学人文精神的主导思想及其融人法治的特征,以期再构建中国特色法治文明。中国传统儒学人文精神是以天人合一、关系至上的思想为主导,但对这个
会议
  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和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是两种不同的义利观,但是,二者并非是完全对立的,本文试就这两种义利观,在和谐观层面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会议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唐朝前期的法文化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在法治理念方面已经成熟,表现为:1.礼法并用、以礼为主的治国理念,2.法
会议
  “以乐治国”是以“良月”作用于人,使人心理、生理产生相应“良性共振”,促人心灵和谐,行为规范而有序,从而达到安人宁国的目的。其原理是:治国须先治人,治人须先治
会议
  明清时期是非正统法律思想格外活跃并最有所成时期。本文阐述明清时期非正统法律思想的沿革和主要内容,其中也包括农民起义领袖有关法律主张中所体现的“和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