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情感障碍司法精神病鉴定分析

来源 :第十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p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实践中情感性精神障碍案例占了一定的比例,由于两者的临床相不同,两者所致的危害行为又有其各自的特点,其责任能力的评定相对比较复杂。对这部分案例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质量。现将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司法精神病鉴定中7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资料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无精神病这一诊断用语在精神科临床很少使用,但是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特别是涉及到刑事案件鉴定时,鉴定结论为无精神病的案例不少,为了探讨该类案件的特点,本文对238例在我中心
“无精神病”这一诊断用术语经常作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诊断结论。基于鉴定结论的重要性,鉴定人做出无精神病的诊断结论比得出有精神病的鉴定结论更为慎重。为了解该类案例的有
本文介绍了诈骗罪犯罪人的基本情况及诈骗手段,分析了其伪装精神病的动机。从本案的案例中我们体会到详细查阅案情,从作案的整个过程及家属在本次案情中所充当的角色、被鉴定人
这次世界和平理事会布达佩斯会议所讨论的全部问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用协商方式解决任何国际纠纷。由这个最富现实性和最有力量的思想所支配的各项决议的一致通过,就是这次
随着我国法制日臻完善,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增长迅速。对被鉴定人可能表现的伪装现象(即诈病,本文仅指伪装精神病)进行正确识别的要求益显迫切。对诈病
拘禁性精神障碍是在拘禁条件下由于环境的隔离以及心理上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类特殊的心因性精神障碍,按其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分为拘禁性精神病和拘禁性情绪反应,拘禁性精神障碍在服
会议
伪装精神疾病(Psychotic malingering)又称诈病(simulation),是指为了逃避外界不利于个人的处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精神疾病或精神损伤程度的行为
会议
刑事案件中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嫌疑人有无精神异常,有无刑事责任能力。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需要医学要件及法学要件。医学要件需要确认嫌疑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
会议
有关精神发育迟滞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仅次于精神分裂症,约占全部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第二位。此类案例主要是精神发育迟滞的受害人的性防卫能力及精神发育迟滞的危害行为人
精神发育迟滞(MR)是由于各种原因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损伤所至精神发育受阻或不完善,尤以智力发育落后于正常水平为特点的一种临床状态,多在小儿期表现出来,由于其判断力,理解能力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