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国观"的双重构成及政策影响

来源 :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坛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767562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美国为例,本文揭示和剖析了存在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中国观"。简而言之,在关乎中国的整体认知和判断上,西方精英意见领袖和普通民众之间,存在着超出正常误差范围的"认知断裂"。整体来看,普通民众更保守,更倾向于以传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冷战思维"来评价中国政府和执政党;他们的对华认知水准相对滞后,对中国的评价也更负面。比较而言,西方精英阶层对于中国的看法,则显得更实际,更理智,更变通。"精英版"和"大众版"中国观并行共存的现状,客观上造成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往往随着大选和其他热点议题,在对抗和接触的两极之间反复激荡、波动。作为中美关系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特别要分清这两种中国观的不同存在方式和政策影响。厚此薄彼,或者一概而论,都会误入歧途,甚至引至重要的政策误判。
其他文献
  在国内框架分析的实证研究中,框架建构与议程设置的混用极为普遍,即将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频率、稿件安排方式及组织方式等议程设置的内容解释为媒体对于报道框架的建构
会议
  社会化媒体时代发展以来,国际传播关系与全球传播格局也随之发生历史性变迁。在Twitter这一全球性公共传播场域中,各国媒介机构形成了紧密联系的线上社会网络。其中,发达国
会议
  在复杂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大数据"已成为世界各国对外展示观瞻的重要资源、技术和手段。中国军事对外宣传作为国家对外传播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仍然以传统媒体为采编环境和
  本文聚焦的是2014年中国国际传播中的一个知名案例——"月球车玉兔"微博报道引发国内社交媒体、传统媒体和西方主流媒体等各舆论场的热议与正面传播效果,帮助中国航天计划
会议
  日本智库重视政策研究,以未来为导向,从现实问题的研究出发,研究范畴全方位、跨学科、多角度,在日本政府外交决策过程中有着颇为关键的影响力。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
  推进国家利益不仅依靠军事、经济、资源等物质能力,还可以运用话语取得期望的效果。建构对外话语体系需要在不同行动中通过不同逻辑机制发挥话语的权力作用。具体而言,对外
  本文所提的西方、东方、亚洲等概念,均非严格地理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单位,而是将西方和东方话语统一当作一种基于媒介呈现的日常媒体政治和社会事实。通过马航这一具体的事件
  中国建构对非话语体系历程可分为"兄弟论"、"合作论"、"责任论"、"软实力论"和"命运共同体论"五个阶段,构成中国建构对非话语体系的鲜明主线,突显了中国建构对非话语体系的
  本文立足国家现代传播体系战略部署规划,深入研究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理念和重点工作的变迁,从平台建设、内容建设到机制建设三个维度探讨现代传播体系构建之路。梳理在提升国
  提高对外传播能力,打造对外话语体系,是顺应时代潮流、参与全球治理、捍卫国家利益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构建"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的新对外话语体系为例,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