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汉语结果补语的偏误类型研究

来源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i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的“到+NP”、“在+NP”结构可位于动词前做状语,也可位于动词后做补语,即“V到+NP”、“V在+NP”形式. “到+NP”、“在+NP”中的“到”和“在”基本上可与韩国语中的“(-o{I)”、“(-01l卅)”、“(-呈)/(皇昱)”、“(-研列)”相对应.本文通过对“到+NP”、“在+NP”中的“到”、“在”和韩国语“(-o{|)”、“(-oilt)”、“(-呈)/(旦星)”、“(-刀司)”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讨论韩国学生在“V到+NP、V在+NP”形式中出现的偏误类型及相关教学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归纳韩国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偏误,找出学生翻译偏误的类型,并对韩国学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及提出教学建议.
其他文献
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第二语言的语感获得离不开自然语言实践和自觉语言实践.我国对外汉语的基本模式是以语法教学为中心,没有完全从汉语特点出发,把学习者引向结构形式分析与语法知识方面,教学效率不高.本文提出汉语语感培养的教学模式,并介绍了这种教学模式6年来的实践与成效.
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人们的共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也逐渐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探索在汉语语言环境下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尝试证明,自主学习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是必要的,在汉语言环境这一有利条件下更是可行的.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在南京大学学习的美国天才少年夏令营项目、美国教育交流协会大学生项目及联合国雇员项目共计163人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各类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并对各类人群的动机差异和影响动机的因素做了分析和讨论.
突尼斯汉语教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77年—1998年),1977年开始在布尔吉巴语言学院开设汉语选修课;提升阶段(1998年—2002年),1998年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开设汉语本科专业;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2002年春突尼斯教育部批准在高中开设汉语选修课.突尼斯共和国目前有四所大学、19所高中和一个青年文化体育中心开设汉语课程,建立了包括大学汉语本
“上”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表达功能最多、语义最为复杂的方位词,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方位词缺失、方位词冗余、方位词误用、介词缺失等类型的偏误现象.鉴于此,文章从认知阐释和句法制约两个角度分析了方位词“上”的用法,并对“上”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策略.
本文总结描述了南丹麦大学的汉语教学情况,分析了丹麦学生学习特点: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各不相同,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也各不相同.对于丹麦学生的汉语教学应从培养兴趣着手,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学习汉语课程,也要学习经济类课程,并对学生应达到的汉语水平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关于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既注重知识的传授,用英语讲授语法规则和体系、生词词源以及汉字的构成,重视翻译技能的训练
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语言专业(对外)现代汉语课课程建设的问题.结合专业性质和学生的学习目的,提出了现代汉语课的基本教学目标,并根据目前的学科体系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了建构以现代汉语通论课为核心的课程网络的设想.此外还阐述了循序渐进、详略得当、注意对比、善于启发等教学原则.
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育正在经历着急剧的变革,无论在宏观规划还是微观教学方面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华文教育中存在并急需解决的五大问题的分析,探讨新加坡华文教育(主要是小学华文教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目的在于从新的高度和视角揭示海外华文教育的宏观微妙性和微观复杂程度,为促进汉语的海外传播和教学提供参考.
中亚东干族是中国陕甘回民的后裔,是因战争迁徙而聚居于哈、吉、乌三国的华人群体.本文考察中亚东干族的形成,分析其突出的文化表征,阐述东干文化对中国汉文化的继承,介绍国内对东干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以及中亚地区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动词重叠在汉语、印尼语的口语中都是高频现象.动词重叠形式在祈使句中用得很多.本文尝试通过对比来探讨汉语、印尼语中动词重叠的结构功能和语用功能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