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氧化物CdSnO3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沉淀法采用不同沉淀剂合成出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CdSnO3,通过XRD、TEM表征发现,沉淀剂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晶度有明显的影响;气敏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前处理温度相对较高时材料的气敏性能较好(500℃,600℃);浸渍法掺杂贵金属的改性结果表明,浸渍掺杂0.5wt.%的贵金属Ru,能够使CdSnO3材料对C2H5OH、H2S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增高,并具有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通过色谱对产物的各检测峰,初步确定了复合氧化物CdSnO3的敏感机理。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HVAF涂层对超高强钢疲劳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VAF涂层在低于840MPa应力下提高了基体的疲劳寿命,而高于840MPa则略降低基体的疲劳寿命.在低应力水平下,只有一个裂纹源,为基体中的夹杂;而在高应力水平下观察发现,除了基体内部的夹杂,基体表面出现次裂纹源.断口分析表明HVAF WC涂层中的裂纹往界面弯曲扩展,并偏斜到界面方向,从而形成无支撑涂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涂层与基体
通过在Watts镀液中添加粒径为80 nm的纳米SiC颗粒,成功制备了Ni/SiC纳米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对镀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纳米颗粒使得镀层表面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在镀层中分布得较均匀.当镀液中纳米颗粒含量为2g/L时,所得镀层的孔隙率接近为零,硬度值比瓦特镍镀层提高了58.9%,磨损量仅为瓦特镍镀层的30%。
本文采用5KW横流CO2激光器对45钢表面进行了重复扫描激光相变硬化试验.对硬化区进行了光学显微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多,组织进一步细化,硬度进一步提高.
本文对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用钢进行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研究了相变区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相变硬化层由熔化区和淬硬区组成.前者主要由残余奥氏体组成,以树枝晶和胞晶形式存在.淬硬区含有大量的快冷马氏体和未完全溶解碳化物,以及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大幅度提高了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用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本文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模具钢SKD11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分析样品表层形貌、成分分布变化,测试处理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处理样品表面产生熔坑现象,熔坑的分布情况与入射束处理参数密切相关,熔坑数量随轰击脉冲次数增加迅速减少;表面改性层中的碳化物尺寸显著减小,表面成分分布趋于均匀.摩擦磨损实验表明,合理选择处理条件可使模具钢SKD11表面耐磨损性能提高近一倍.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方法,以CH4、N2和Ar作为气源,在不同氮气分压下制备掺氮类金刚石薄膜(α-C:H(N))薄膜)并对其进行FTIR,Raman分析测试其成分,结合进行纳米硬度、摩擦磨损测试来分析含氮量及其在薄膜中的结和方式对摩擦、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在不同掺氮量条件下,组成薄膜的化学键结构的转变及由此引起的力学性能的变化的内在原因.
氮化碳薄膜(Carbon nitride films)是以理论预言为基础、自然界尚未发现的人工合成材料之一.由于其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而备受材料学家的青睐.非晶氮化碳(a-CNxH)薄膜是其中的一种.1990年.Muller首次报道了a-CNxH薄膜具有高的抗磨性能和极低的摩擦系数.随后十几年,人们开始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然而,由于a-CNxH薄膜对制备工艺和沉积条件的依赖性,以及摩擦试验中所用
合成了含有酰胺基团的硅烷分子TPOA并将其组装到单晶硅表面形成单分层膜.考察了预水解液中水的含量对其成膜的影响,调节其中的水含量得到不同致密度的薄膜.利用AFM和UMT-2MT分别考察了他们的微观和宏观摩擦学性能,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采用纳米SiO2粒子、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对复合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室温快速固化环氧树脂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该胶粘剂在满足室温快速固化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拉伸剪切强度,一定量的液体橡胶能够提高胶粘剂的固化速度,并起到增韧的作用。
采用浆罐式砂水冲蚀磨损试验装置研究了Ni50.6Ti49.4与1Cr18Ni9Ti合金丝及其堆焊涂层的冲蚀磨损性能.结果表明,NiTi合金丝的磨损量明显小于1Cr18Ni9Ti合金丝的磨损量.堆焊涂层的试验结果与合金丝的试验结果相一致,冲蚀时间为60 h时,1Cr18Ni9Ti涂层的冲蚀磨损量约为NiTi涂层的3倍.超弹性、马氏体变体的自适应性及择优取向、耐疲劳性及加工硬化性能对提高NiTi合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