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景观的初步构想

来源 :中国第一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居环境领域,声景观的概念提出较早,也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光景观的概念尽管较少被提及,但在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以及建筑设计中得到了非常多的应用.热景观是城市热环境领域的研究范畴,本文梳理了热感觉与声、光感觉的相互作用,结合城市气候评估对热景观进行了讨论,初步提出了热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成果应用.
其他文献
为评估不同绿地类型对校园小气候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选取苏州大学校园内有代表性的3处校园绿地(人工乔-灌-草、人工乔-草、人工草坪)及1处硬质广场作为参照对象,在2017年夏季对其内部温湿度进行12天的连续同步监测.分析结果表明:①夏季高温季节,各类型校园绿地相对于硬质广场均表现出一定的降温增湿效应.其中人工乔-灌-草测量点的降温效应最为显著.②各类型绿地对人体舒适性均有一定程度的
雷竹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于雷竹林的研究较少,雷竹作为城市绿化竹林景观中的重要应用品种,对于其竹林环境小气候的研究及人体心理舒适度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试验以四川地区典型雷竹林——都江堰竹海洞天雷竹林为研究对象.每天定时定点对其竹林中小气候因子(氧负离子浓度、热环境、声环境、热力指数值、风速、林间湿度)进行测定;然后邀请60名受试者,每天在竹林中接受2次简明心境状
在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与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的背景下,课题关注东北旧城区庞大老年群体的户外健身环境.东北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高密度的旧城区环境,大量开放的老旧小区,老年人户外运动空间质量亟待改善.课题通过微环境分析模拟、参数化设计过程、低技术景观手段,优化老年人的户外运动空间.一是优化微气候环境,通过微气候模拟改善风光热环境的舒适度,避免高层风、永久日影等不利影响.二是优化微公共环境,研究户外运动空间向交
营造遮阴空间是改善夏热冬冷地区户外公共空间热舒适性、提高场地活力的重要策略.本文以武汉城市广场、公园两类户外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7~8月份的实地测量与问卷调查,获取夏季不同遮阴空间的天空开阔度(SVF)、热环境因子及热舒适主观数据.采用生理等效温度(PET)作为热舒适客观评价指标,以热感觉投票(TSV)作为人的热感觉评价指标,借助数理统计方法揭示影响户外遮阴空间夏季人体热舒适主要热环境因子与影响规
本文对具有典型气候类型的杭州地区,以浙江农林大学为试验基地,通过对师生及外来人群的行为观测,选择了人群活动相对集中的空间:分为广场、草坪、林荫道、木栈道四类.通过移动观测的方式,在冬季选择3天晴朗少云的天气,对测点进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太阳辐射的实测,分析数据.利用RayMan1.2软件计算生理等效温度(PET),通过PET对各测点的人体热舒适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19.0计算各测
本文回顾了户外小气候热环境评价的研究,结合人体热生理感应的机制研究的梳理,分析影响人体热生理感应的因素,并进一步总结各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对热舒适评价指标的研究,分析局部皮肤温度、心率、脉搏、脑电波等生理指标,讨论以热生理感应为基础研究城市户外空间小气候的逻辑框架,旨在为户外小气候人体热生理感应评价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高层高密度住区的宅间空间是住区室外空间的主要形式,本文在对上海、苏州新建高密度住区调研的相关数据基础上,进行不同特定环境设置下典型室外空间的微气候模拟研究.通过对模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影响舒适度指标(PET)的四项要素——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平均辐射温度在高密度典型住区室外空间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在本地区高密度住区绿地率限制条件下,对典型室外空间进行不同的环境设置排布,研究典型的环境设置要素—
21世纪以来,在快速城镇化、气候变化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风景园林对小气候的调节有直接且重要的作用,宜人的住区景观小气候可以影响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感受,引导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促进身心健康.以风景园林小气候与老年人的感受响应机理为基础,以调节小气候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途径,以营造适宜老年人生活、有益于老年人健康的住区景观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住区景观设计对策,以期为基于风
本文以沟谷型的西井峪村山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其微气候环境进行基础调查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风、湿、热等微气候要素与村落山水格局间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安装移动气象站进行24h数据采集并在4个季节选取10个观测点对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小气候要素进行实测,结合数值模拟进行舒适度分析.总结山水空间布局、形态、坡度、坡向、海拔等山水格局特征类型,并研究其与微气候因子之间的量化关
山地城市的风环境与城市内部的温度分布、污染物扩散和舒适度密切相关.本文以山地城市重庆市新城规划为例,以CFD数值模拟为主要方法对该区域进行了基于风环境优化的生态规划设计.在大尺度范围下,首先通过综合分析冬夏季主导风条件,静风条件下的局地环流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和山水景观资源,进行了绿色廊道空间规划设计,并将新城分为不同组团.然后针对各组团的风环境特征,确定冬、夏季静风警戒区的分布位置及范围,耦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