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中中国文化课教学的实践和探究:日本学生与华裔学生的合作学习

来源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孔子学院总部,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大阪府立门真浪速高级中学自开办以来,一直招收外籍学生,汉语学习有以日本学生为对象的初级中级课程,也有以华裔学生为对象的母语课程.其中,中国文化课是由日本学生与华裔学生共同参加,不仅介绍传统文化,同时也涉及现代文化现象.本文以“日本与中国购物行为的异同”为课题,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课后,利用KH Coder将学生的听课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学生与华裔学生的不同之处.最后提出一些授课建议,让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收获一定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全面分析了柬埔寨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情况.问卷主体为跨文化适应难度量表,分为工作、交际、生活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七个项目,采用五度计量.问卷还包括社会支持、自我心理感受、减压方式等问题.有效问卷共回收了72份.统计分析发现:(1)柬埔寨的志愿者总体跨文化适应情况很好.(2)在人际交往方面适应难度略大,在工作上适应难度最小,最困难的是看病以及语言不通带来的交流障碍.(
随着国际上对汉语学习需求的持续增长,国际汉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界对国际汉语教师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非随机和无意识的,而是受到隐形的教师认知的影响,特别是居于教师认知核心地位的教师信念的影响.教师信念是指教师持有的关于教学的信念,是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形成的主体性认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从而影响教师的课堂决策和教学效果.目前学界对国际汉语教师信念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
在全球化时代和“汉语热”不断升温的背景下,跨文化能力成为国际汉语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研究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和标准将为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教学、培训和测评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目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对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和特点的认识仍然模糊,而现有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5)中的跨文化能力标准也不够严谨和具体.本文将评述最新的跨文化能力理论和中外教育领域的跨文化能力标准,根据国
本文针对当前高级汉语口语教学亟待改进的问题,以多元理论为指导,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和教改实验,从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评估方法等多角度对“基于话语分析、任务法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研究型国际汉语高级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寻求最优化教学方案.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式有较显著的教学效果以及较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值得在汉语国际教育一线教学中推广和应用.该模式是汉语国际教育界基于实证
本文通过对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各自特点及不同文字对人思维习惯影响的分析,发现汉字这种象形文字具有见形会意、形义突出,但字义灵活、字性不定的特点,同时也发现,拼音文字使用者具有局部、逻辑、线性、直显的思维习惯.本文对汉字字形、字源、字间关系进行了独具的探索,创立了一套“爹型、家族式”汉字结构体系,并对声旁的表意性及简化字的形义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挖掘.从而提出国际汉语词典编写中有关字词关系与编写顺序、
中外合作教学模式是海外小学汉语课堂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学生、教师还是教学活动,合作模式都有明显的优势.优势互补的中外合作教学模式不仅解决了师生双方语言互通问题,而且能加快学生对汉语知识的理解,降低情感焦虑.中外教师话语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教师话语是学生目的语输入的主要途径,外方教师话语则有助于学生理解目的语.中外合作教学中两位教师的教师话语是否有效配合影响着学生习得效果和课堂互动
“翻转课堂”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并推崇.“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仅仅作为知识接收者的身份,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知识的讲授者,这种改变大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创造.在汉语课堂中哪些环节可以实现翻转、角色翻转过程中学生口语将会出现何种变化、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翻转理念,在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自由演讲环节设计了角色翻转任务,通过让学生翻转成主讲专家、
“同伴辅导”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指MTCSOL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以辅导的方式帮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关注课程内容并强调明晰的互动过程的基础上学习汉语,以实现帮助他人学习和自我学习双重目的的实践形式.笔者深入到“同伴辅导”个案中,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揭示MTCSOL实践性知识的动态变化,并讨论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MTCSOL在辅导初期存在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心
新形势下,利用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重要成果的文化典籍融人海外儿童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中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题中之意.本文首先分析非目的语环境中儿童汉语学习的特点及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进而探讨AR儿童汉语课程设计的包括课程架构、目标、大纲、内容、智能化传播与评价模式等在内的各个环节,最后阐述AR教学资源包的设计思路,希望对今后海外儿童汉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国际汉语教学是学习者获得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增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初级汉语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文化部分提出了初级阶段跨文化交际能力架构,并尝试构建一个能够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从而有条不紊地实现有系统、有目的、有效率的语言文化教学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