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质量、制度环境与资本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来源 :中国第七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会计盈余质量是否影响公司资本成本?(2)在转轨制度背景下,制度环境的变化——会计制度改革和市场监管强化——对盈余质量与公司资本成本的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借鉴Dechow & Dechiv (2002)以及McNochols(2002)计算的盈余质量指标,以199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发现,在控制beta系数、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股东权益增长率、配股增发和行业因素后,提供高质量会计盈余的样本公司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能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这一结论在以市盈率倒数(E/P,即事前资本成本)和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出的Beta系数(事后资本成本)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下都获得验证。进一步,考察样本公司1999—2005年期间会计盈余质量的变迁路径,我们发现2000年会计制度改革和证券市场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经历了由好到差、再由差转好的U形曲线过程,其拐点出现在2002年附近。在控制beta系数、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股东权益增长率、配股增发和行业因素后,只有2001年之后,盈余质量的改善能够显著降低资本成本,而在2001年之前并未发现这一现象。同时,通过构建EQfactor风险因子,我们发现,2001年之前EQfactor没有通过检验,而2001年之后不仅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且CAPM模型的解释力(调整后R2)提高了2.11个百分点。在利用基本的Jones模型进行的替代性检验后,上述结论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制度背景与证监会对定向增发的相关制度安排,研究了我国定向增发折价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定向增发中有关股份锁定期的特殊制度安排,以及其他股东为大
本文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5年前上市的50家中小板企业为研究对象,首次从主营业务利润的视角探讨其IPO过程中的利润操纵行为。结果发现,不同于A、B股企业上市时普遍采用的应计
本文在“法与金融”理论框架下,基于我国地方政府对当地法律执行有重大影响的制度背景,提出了政治关联的代理观点,即政治关联会加剧控股股东掠夺,并以2002—2005年直接IPO上市的
盈余成分的分解及其不同持续性的研究是盈余持续性研究的重要方向,对证券市场基本面分析和证券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盈余分解思路沿袭Sloan(1996)基于现金流和应计项的
本文从准则对盈余管理的抑制、巨额亏损确认的及时性和价值相关性三个方面比较了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2007年实施前后的会计质量。研究发现,新准则
会议
故障现象:开机可听到行频启动声,电源指示灯亮,但无光栅、无伴音。按下遥控器“待机”键也不起作用,触模显像管有静电感应,机器在使用中呈现“黑屏”现象。分析与检修:打开机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沪深两市首次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计算超额收益的方式,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披露前后超额收益率的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研究了盈余和盈余构成的持续性以及错误定价。结论与国外文献并不一致:一致的是,现金盈余(CFO)的持续性高于应计盈余(ACC);不一致的是,在大多数年度,ACC
本文通过对控制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研究,发现控制性股东资金占用是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在市场透明度有限,监管松弛的条件下,相对外部资本市场
会议
高质量会计信息能通过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提高公司投资效率。本文结合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制度背景,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