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來AlN(Aluminium Nitride)被廣泛的應用,因為它擁有良好的絕緣電阻(>1016Ω·m)、高熱傳導係數(320 W/m · k)、低熱膨脹係數(20~500℃,4.6×10-6/k)且無毒性等.因為這些優良的特性,AlN 被廣泛的使用在電子材料基材上.本實驗利用溶膠凝膠法配製AlN 凝膠,以旋轉塗佈方式披覆於商業用氧化鋁基板上,探討披覆層之相變化、顯微結構、機械性質與粗糙度等影
【机 构】
:
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勤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來AlN(Aluminium Nitride)被廣泛的應用,因為它擁有良好的絕緣電阻(>1016Ω·m)、高熱傳導係數(320 W/m · k)、低熱膨脹係數(20~500℃,4.6×10-6/k)且無毒性等.因為這些優良的特性,AlN 被廣泛的使用在電子材料基材上.本實驗利用溶膠凝膠法配製AlN 凝膠,以旋轉塗佈方式披覆於商業用氧化鋁基板上,探討披覆層之相變化、顯微結構、機械性質與粗糙度等影響.氮化鋁溶膠的起始原料為尿素、硝酸鋁、蔗糖、界面活性劑.當蔗糖添加量在0.625 mol%以上,煆燒至1300℃,且持溫5 分鐘時,可合成出氮化鋁粉末.AlN 披覆層煆燒在1300℃,經由ESCA(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分析得知氮含量由持溫5 分鐘的5.75 at%降至持溫60 分鐘的3.5at%,再降至持溫120 分鐘的0 at%.平均粗糙度亦可被改善,由未披覆時82.5 nm 至披覆後的63.4 nm,且披覆層之附著力可達8.75 MPa.AlN 披覆層煆燒在Al2O3 基板上,其熱傳導係數接近氧化鋁熱傳導係數,而無明顯改善.
其他文献
介電陶瓷材料目前已廣泛運用於通訊產業.本篇研究中,利用固態反應法製備不同鍶鈦比例之鈦酸鍶粉末,在1200℃ 鍛燒3 小時後,可得到主要相為鈣鈦礦結構,另外亦有觀察到相對應之第二相存在.鈦酸鍶中鈦的含量(SrTixO3,x=0.9~1.1)在相同燒節溫度下影響微結構以及式樣密度非常大.實驗結果顯示,鈦含量較高的式樣可以得到較高的密度,並且有效降低異常晶粒成長,使其測得之相對介電常數(>312)更加穩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水熱法(Hydrothermal method)在不同加熱方式下製備氧化鋅奈米柱(ZnO Nanorods)之性能比較。首先,奈米柱的製備係利用陰極電弧(Cathodic Vacuum Arc Deposition,CVAD)系統以低溫製程(<75℃)製備氧化鋅(Zinc Oxide,ZnO)晶種層於玻璃基板,再透過水熱法在90℃溫度下成長氧化鋅奈米柱陣列。針對奈米柱以X-光繞射儀
本研究探討陰極電弧(Cathodic Vacuum Arc Deposition,CVAD)系統以低溫製程(<75℃)製備透明導電氧化鋅(Zinc Oxide,ZnO)薄膜於聚醯亞胺(Polyimide,PI)基板的機械性質。利用奈米壓痕試驗儀針對薄膜進行不同的負載、負載施加時間和保持時間來分析材料的硬度和表面間的變形等機械性能。另外在刮痕測試下,判斷薄膜刮損機制和薄膜與基板之間的黏合性。結果表明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DSSC)因具有成本低、製程簡易的優點,因此被視為有潛力再生能源之裝置。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光陽極以FTO 基板結合二氧化鈦顆粒燒結體較為普遍,二氧化鈦奈米組織尤其為提升光電轉換效能之關鍵。因應DSSC 在可撓與耐候性上的需求,本實驗旨在結合鈦箔表面奈米化處理以及二氧化鈦摻雜增加導電性,研製新型高效能光陽極。有別一般鍍膜製程,
本研究提出一種新型的退火製程,即以常壓電漿退火製備γ-Fe2O3 薄膜.先以旋轉塗佈將前驅溶液鍍著於玻璃基材上,經不同乾燥時間後,再以常壓電漿於500℃下退火製備薄膜.由X 光繞射儀及拉曼光譜儀分析結果後顯示,α-Fe2O3 相可在乾燥一天後生成,而γ-Fe2O3 相可在乾燥後兩天以上生成.α-Fe2O3 薄膜的厚度為172 nm,在可見光區的最大穿透率約為35%,光學能隙為2.10 eV,α-F
本研究是以非平衡直流磁控濺鍍法利用空氣做為反應性氣體製備氮氧化鈦(TiNxOy)薄膜並探討其特性,分別以矽晶片、ITO 玻璃和玻璃做為基材製備,藉由調控空氣比例成功製備出具不同特性之TiNxOy 薄膜.以空氣取代傳統氮/氧混合氣體做為反應性氣體,在高背景壓力(低真空1.3×10-2 Pa)下可進行製程,此方法可大幅降低抽真空所需要的時間.藉由改變空氣/氬氣流量比值0.10-0.30,觀察TiNxO
本研究採用溶膠-凝膠法於石英基材沉積含有Cu-Fe-O 之薄膜,之後,再以不同溫度及氣氛下的常壓電漿施以退火處理.在溫度550 ℃、600 ℃、650 ℃及700 ℃不同氣氛下於特定的退火條件,可獲得透明導電CuFeO2 單一相.薄膜整體厚度約為105~184nm,在可見光700 nm 下所有試片其穿透率約在37%範圍附近,在室溫UV-vis 波長190~1100 nm 分析下,可看見3 個吸收邊
本研究利用固態合成法成功獲得BTZ 介電陶瓷,透過改變BaTiO3 與BaZrO3 的比例探討其燒結密度曲線、晶體結構、表面形貌以及介電性質.研究結果顯示在1350℃有最高的燒結密度並獲得主相為BaTi0.75Zr0.25O3 之結構,而當BaZrO3 的含量較高時能使晶粒尺寸較均一並明顯改善介電特性,由介電特性結果顯示(1–x)BaTiO3–xBaZrO3 系統在x=0.35 時已可符合X7T
穩定的介電特性,一直是積層陶瓷電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MLCCs)應用所需介電陶瓷材料的基本訴求.而本研究探討在固定添加劑種類和含量時,額外共摻雜Sc2O3 和MgO 對於還原氣氛燒結BaTiO3 之介電特性影響,並觀察其所造成之微觀結構變化.添加Sc2O3 具有抑制BaTiO3 晶粒成長之作用,而MgO 則具有促進晶粒成長之功效,在兩者相互作用之下可得
本研究以溶膠凝膠法製備ZnCo2O4 薄膜,先以旋轉塗佈法將薄膜鍍於石英基材上,之後將薄膜置放於氧氣氣氛下以350~500℃退火2 小時.由X 光繞射分析結果顯示350~500℃退火條件下,為單一相的ZnCo2O4,而且ZnCo2O4 薄膜的光學能隙在2.47~2.50 eV 之間,其最佳穿透率為66%~80%.ZnCo2O4 薄膜的電阻率為160-1760Ωcm 之間,相對應的載子濃度為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