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用自然更高效达到教育目标的思考和实践

来源 :全国自然教育网络,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w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正在经历快速发展,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就需要教育能够跟上这种时代变革,而现实是主流教育是在用19世纪的体制教20世纪的知识.因此,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变革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自然为依托的教育能够为孩子们带来什么.人类来自于自然,深受自然的影响,很多理性精神往往隐藏在自然本能之下.人类学习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在自然中进行的,人类的大脑是否早已适应这种学习环境而变得更有效率?最起码自然中多感官的体验对于学习的效果早已被证明.最近发展区是学习的魔法区间.这和最近提倡的刻意练习是一致的.如何让学习保持在这个魔法区呢?自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依托.因为自然亲和性,孩子们建立了关于自然的认知基础,对于树、草、花、叶都有所了解.而自然经长期演化而来,涉及知识的难易程度非常容易控制.这样就可以让学习一直处于最近发展区,即让学习更有效率,又可以构成设置系统性课程的基础.这也和以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为基础的构建主义教育相契合.他们也提倡在真实环境通过反复练习构建人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本文讲述和分析了由笔者设计和执行的三个案例.案例一是一次由孩子们当家作主的观鸟活动.案例二是关于利用植物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案例三是植物和绘画的结合,尝试让孩子认识到绘画是一种有效的记录和表达的手段,并提升绘画的技能.自然教育也许是培养孩子的一条高效的捷径,无论对于科学思维,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阅读能力,还是英语和绘画.如果放开思路,积极探索,就会打破目前以体验休闲为主的自然教育方式,将自然教育拓宽到更宽广的领域,让自然帮助21世纪的孩子成长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其他文献
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成立于2011年7月,由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组织成立,是一个协助市文保所开展文物保护、调查、宣传等活动的民间社团组织.经过近六年的发展,连云港市的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已经成长为一支可以独立开展文物巡视调查、遗址测绘、石刻拓片、文物背景研究等工作的综合性社团组织,成为连云港文保战线上的一支新生力量.
本文通过回顾常州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其遗产保存现状及现实矛盾,明确了常州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同时结合城市更新,提出了工业遗产抢救性保护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采访国内10~15个正在开展自然教育的生态农场/乡村的实践者,定性分析目前生态农业与乡村自然教育活动/课程开展的现状.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大部分开展生态农业与乡村自然教育的实践者在面临专业本土的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境与挑战包括三个方面:①如何将“生态农业”“乡村”作为元素,更好地去设计适合参与者体验的自然教育活动与课程;②面对不同的用户如何去设计精准的自然教育课程;③以农场/乡
在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于当代社会,传统文化与信息社会融合并济,儿童成长受电子产品、塑料产品、化学产品影响甚深,湖湘自然科普中心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有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回归传统中国自然文化,培养孩子的自然素养,让孩子认识粮食、关爱土地、懂得感恩与敬畏.风孩子自然农夫项目源于《四千年农夫》一书,致力于陪伴城市孩子践行生态农业与自然生活,通过让孩子陪伴水稻生长全周期,认识传统农业与当代农民,通过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过:“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自然环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识兴趣,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农村的自然资源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生动的情感体验和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当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投入自然的怀抱,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也陶冶和发
本文通过分析大陆自然教育近年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自然学校是大陆自然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城市中的基地模式,即自然教育学校+配套标准化课程是最适合大陆城市自然教育的发展路径,而基于生态修复的基地模式自然教育,是城市自然教育与城市生态修复的理想结合,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的基模、同化与调适、失衡与平衡等认知学习理论出发,配合十二年国教环境教育核心素养,融入水环境教育课程设计,并在台北市翡翠水库实践.首先,说明学习者在接受新知识、技能或展现新情意时,会如何进入旧经验的脉络而产生新的能力进而培养出新素养,作为解释在进行自然教育时以“认知、技能、情意”作为教学设计的目的为何.再则,以十二年国教环境教育核心素养
当前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孩子已经远离大自然,孩子在室内由于过度保护和应试压力,天性得不到释放,引发各种学习困难的问题,特别是手脚不协调、感觉统合失调、社交障碍等.目前,国内关于户外自然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少涉及3~6岁的学龄前儿童,而这部分人群恰恰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本文主要以广西南宁的户森森林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认知发展、最近发展区和教育领导力为相关理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教
本文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环境教育项目所开发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WWF环境教育课程:旗舰动物篇》课程为例,分享了WWF环境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全文首先分享了该套课程的设计初衷与7个旗舰种的选择考量.在课程框架逻辑梳理完毕后,依循WWF独创的“七步走”、模块化设计和整套课程的十项设计原则等理论,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课程还特邀相关专业机构以编写工作坊的形式共同参与了课程内容的设计,也
本文是关于北京灵动自然在北京石景山区打工子弟学校进行的4年自然教育原创课程实践的总结与评估.“打开自然之门”项目整体课程设计分为3个大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培养自然情感和激发对自然、生活的兴趣的部分,作为基础持续运作实施;第二层次是丰富认知,促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创造力,勇于表达自我的能力的部分,作为辅助实施的部分;第三个层次则是培养乐于分享与思考,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有友善自然的意识、行动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