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放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幼蟹(Eriocheir sinensis)存活、蜕皮、生长和摄食的影响

来源 :第十届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开展模拟养殖实验探讨了不同放养密度(1、3、6、9、12、15只/0.07m2在两种养殖温度(22和28℃)下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存活、蜕皮、生长和摄食的影响.实验在室内循环水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采用析因设计一共1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其中放养密度为1只/0.07m2的处理组均设置8个重复,实验周期为60天.研究结果发现温度和放养密度对幼蟹的成活率和蜕皮频率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而对幼蟹的生长、特定增长率、残肢率、变异系数和日摄食量均无交互作用.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优化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工艺条件,本研究分析了该养殖模式下水体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养殖水体水温相对稳定,保持在31.5℃左右;PH值为7.10~7.32之间,且呈昼夜规律性变化,下午14:00达到最低值,上午8:00左右达最高值;亚硝酸盐基本稳定在0.5mg/L;氨氮保持在0.4~0.6mg/L之间;容氧含量较高,稳定在8.0mg
近年来普遍认为虾肝肠孢虫是一种与南美白对虾滞长存在较大相关性的新型病原,本实验利用经典的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南美白对虾虾肝肠孢虫阳性肝胰腺样品虫体进行分离纯化,收集离心后各层面的分离物,通过荧光染色剂Flourescent Blue RS进行染色和观察.结果 发现:粗提样品通过水平转15000r/min离心3h后,20%、30%蔗糖浓度层面分离物中存在大量组织碎片但未检测到荧光,40%和底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在我国很多省份都有养殖。是我国主要虾类养殖品种之一。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国内南美白对虾有很多的养殖模式:外塘养殖、小棚养殖、高位池养殖、工厂化养殖。但是近年来病害发生严重,虾农损失很大。怎么样去养殖?怎么样去改变现有的模式,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出路在哪里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拥有15年的一线养殖以及技
2012~2015年对江苏养殖三疣梭子蟹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发现三疣梭子蟹在部分地区持续暴发一种以骨骼肌白化为特征的疾病…牙膏病,养殖池的发病率可达70%以上.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及人工饲喂病蟹肌肉感染实验验证,确定了该病病原为梭子蟹肌孢虫(Ameson sp.),其可大量寄生于三疣梭子蟹骨骼肌细胞中,而它如何通过饲喂途径侵染正常的三疣梭子蟹肌肉,其是否能寄生于三疣梭子蟹其它组织(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目前以池塘养殖模式为主.为了探索新的青蟹养殖模式,优化投饵策略,本研究采用新型工厂化养殖系统(每个蟹养于一个格中的“蟹公寓”)进行青蟹养殖试验,并以池塘笼养为对照,主要以生长性能和蜕壳率为评价指标.初始体重为25g左右幼蟹,经过三个月养殖后,笼养组青蟹因受暴雨影响,水体盐度剧变,导致成活率较低,为35%左右;工厂化
软壳蟹是一种蜕壳后壳尚未硬化的蟹。蟹因其厚而硬的壳,远没有虾受欢迎。软壳蟹因其没有像一般蟹一样硬的壳,而受到食客的喜爱。上世纪60年代,美国最先以美味优游蟹(北美蓝蟹)为种蟹进行软壳蟹生产。后来,澳大利亚开始进行软壳远海梭子蟹的生产。软壳蟹生产技术传人东南亚,出现青蟹软壳蟹。由于东南亚的特有的蟹类资源及低成本的劳动力,青蟹软壳蟹、软壳远梭子蟹产业得到大发展。直到现在,世界的软壳蟹,主要来自东南亚的
近年来,日益恶化的养殖水环境、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爆发、抗生素的滥用等问题对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水产养殖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如何将水环境生态平衡观念和技术深入推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健康的养殖水生态平衡观念,在多年连续成功实现三疣梭子蟹优质种苗高产稳产的实践下,逐渐总结出多个生产关键点:1)原池培育本土原生藻相;2)人工建立有益菌相;3)藻相与菌相动态平衡;4)饵料投喂以苗为中心
吊笼养殖是梭子蟹养殖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单养可从根本上解决梭子蟹自相残杀的问题并实现养殖水体的立体利用.本研究采用6层吊笼,单层规格为40cm×35cm×17cm,每层配有独立的从笼顶直达的饵料投喂管道和饵料台;在室内循环水养殖池(5.8m×2.4m×1.8m)中共悬挂10排吊笼,每排6笼,共360个单养空间;单排吊笼以毛竹串起,以带绞盘的“门”式支架实现整排起降;日常投喂自制梭子蟹配合饲料,在饵
微孢子虫是一类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它种类多样,至今已发现的微孢子虫分属187属,1500种以上,其寄主范围广泛,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等几乎所有的动物类群,已报道的寄生对象达200余属、1500余种,其中已确认的侵染鱼类的有20属,侵染水生节肢动物的超过50属。在微孢子虫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方面,人们发现采用基于形态学等传统的系统分类方法存在很多弊端,而在核酸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选取更可靠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天然植物和系统进行水环境改良对河蟹成活率和免疫力的影响.30亩河蟹养殖池塘2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从3月1日至10月25号,试验组饲料中添加天然植物400g/T,并全程使用系统水环境改良方案;对照组饲料不添加天然植物,传统管理模式.经过试验发现:对照组的成活率为65.7%,试验组的成活率为74.3%;对照组河蟹均重122g/只,试验组均重150g/只;对照组有少量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