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立法研究--以弥补“民政局为流浪汉维权案”折射出的相关法律制度立法漏洞为目的

来源 :中国行为法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uagn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以来全国范围发生的“民政局为流浪汉维权案”是民事公益诉讼从理想走向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按照辩证思维的逻辑对民事公益诉讼及其基本类型进行分类。根据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实验性探索的进程,民事公益诉讼按照是否具有私益成份为标准,分为纯粹的公益诉讼和带有私益成份的公益诉讼两类;以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和诉讼目的为标准,将民事公益诉讼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一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型,二是制止社会公害行为型,三是维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型,四是保障特殊弱势群体人身权利型。“民政局为流浪汉维权案”属于带有私益成份的保障特殊弱势群体人身权利型民事公益诉讼。针对“民政局为流浪汉维权案”折射出的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漏洞,从法官的视角,提出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可行性意见,并对部分意见简要陈述了立法的理由。构建公益诉讼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行依法治国有效途径之一,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司法保障。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司法的具体情况,提出构建公益诉讼制度应分两步走。
其他文献
  督促程序,从本义上讲是指债权人申请法院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督促债务人给付以金钱、有价证券为内容的债务而采取的一种非诉讼程序。该程序起源于古罗马时期,而现代意义上的
会议
  立法说明理由制度的优点依法治国原则给行政机关设定了依法行政义务,因此行政部门需要说明其行为的理由,以证明其合法性。与此不同,理论上一般认为现代立法者没有对其行为说
于1997年9月11日下午在北京市第四医院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委员扩大会议。到会委员15人,医疗设备信息杂志编委7人。会议由姜远海主任委员主持。首
  1997年刑事诉讼法在司法适用中之所以问题重重,与其立法技术的欠缺有着重要关系。刑事诉讼法在立法体系上,应采取法律——释义一体;在立法模式上,应摒弃传统的微言大义,尽可能
1背景土传病害一直是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难点。近年来,由于保护地高密集型连作,有利于土传病害病原和地下害虫虫源的积累,其为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保护地蔬菜高产
很可能我们中的一些人生来就不擅长跑步.美国《生理学期刊》发表的一项基于实验鼠的新型遗传学研究表明,爱不爱锻炼,至少有一部分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