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认知疗法3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对照研究

来源 :中国第二届内观疗法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10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及适用性。 方法:采用天津医科大学李振涛、毛富强提出的内观认知疗法,选取自2008.9.1~2009.2.1期间于天津市安定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69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经急性期治疗达到临床有效标准:PANSS总分减分率≥50%或PANSS总分≤60;PANSS量表中G12评分≤3;年龄16~40岁之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自愿参与本研究,征得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药物治疗状况稳定,近期无换药打算。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信息后,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内观认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服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给予连续7天集中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对照组只给予原有药物治疗,观察一周。在入组时和一周后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护士观察量表(NOSIE)。 结果:共纳入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69例,NCT组30例,对照组32例进入结果分析,7例脱落。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NCT组患者治疗后PANSS量表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复合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反应缺乏因子分以及偏执因子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2.672~7.370,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ANSS总分、阴性量表分、复合量表分、反应缺乏因子分、思维障碍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6,P=0.009;t=5.186,P=0.000;t=3.757,P=0.001;t=2.634,P=0.011;t=2.376,P=0.021);②NCT组患者治疗后NOSIE量表总消极因素、激惹因子和迟缓因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3,P=0.002;t=6.139,P=0.000;t=2.067,P=0.0481)。 结论:药物联合内观认知治疗对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特别是阴性症状,具有更加积极作用的,其疗效可能优于单纯应用药物,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其他文献
内观后7个月的感想:现在回想起来,7个月前的内观治疗,像一阵阵不经意的清风悄悄地改变了我生命的方向。天地无比宽阔,一身轻松,走在曾经走过的道路上,感到新的生活在脚下一路铺开。
会议
内观疗法是1953年由日本的心理学家吉本伊信创立。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内心常被浮躁琐事困扰,而又习惯把问
会议
本文举例一例患有社交焦虑的患者,通过内观她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与其他人有眼神的交流,她说在人际交往坦然一些了。
目的:探讨内现疗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院外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住院次数3次以上的患者22例,分为药物联合内观疗法实验组12人,药物
会议
随着医改的推进,调动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医疗卫生单位的生机和活力是管理者的基本思路。为确保医改健康发展,在医院管理中,思想工作日益重要,他应该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始终,而
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是1995年由天津医科大学李振涛提出、2007年由毛富强完善,借鉴并整合来源于东方文化的吉本伊信创立的内现疗法(Naikan Therapy)和
目前心理治疗有500种。内观疗法是日本创造的,源于中国的佛家理论、创造。与当代中国文化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对“内观疗法”的认识,探讨了引进“内观疗法”的设想,就在中国开
本文例举了一例患有强迫症的患者,通过内观,现在心态比原来好一些,小心眼的毛病有所改善,心理比内观前成熟,对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所帮助。特别感激父母,以前对朋友不宽容,朋友对自己
笔者介绍了内观的意义和方法。内观是审视自身的方法。目前,日本已经有超过20所内观中心。笔者希望你能寻找出一周的时间进行内观。因为一个人通过内观发现的事是个人的,一个人
会议
谈起内观的三个主题,一般都认为是让患者从“受过他人的关照”“对他人关照的回报”和“给他人增加的麻烦”三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反省。确实这是内观疗法的简单模式,但不是内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