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硅槽的刻蚀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束、离子束和光子束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we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集成电路技术中,深硅槽主要用于双极集成电路中的隔离以及DRAM中的电容制作.由于双极集成电路中的工作电流大,深硅槽隔离技术对于双极集成电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能减少器件面积,而对于DRAM制作,深硅槽能制备出大电容,并占用较小的面积.在深沟隔离和深槽电容中,深硅槽的刻蚀技术是很关键的,本文对深硅槽的刻蚀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遵循按比例缩小晶体管来提高集成度和降低成本的.目前主流微电子芯片上的晶体管的数目已超过10亿,典型晶体管的特征长度已突破100纳
会议
本文通过对离子束溅射淀积薄膜的工艺参数的分析,和实验所得出的经验,对指导离子束蚀刻镀膜操作人员在该类设备上制作出优良的薄膜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
本文报道了AlGaN/GaN HEMT器件制造中器件隔离工艺的研究结果.我们采用离子注入方法实现了1微米深度的器件隔离.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缓冲层厚度材料的注入隔离工艺以及对比采用R
通过离子束辅助沉积(IBED)在热氧化SiO上沉积AlO薄膜,在能量120keV剂量5×10cm下离子注入Er离子,Ar气环境下500~1000℃退火1h.低温下测试PL谱线,发现700℃退火样品强度特别低
会议
我们在传统微电子加工基础上结合纳米组装技术构建了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纳米电子学器件.在低场下测得导电通道有金属型和半导体型两种.在高场下的电学特性测量表明纳米碳管的
会议
在大尺寸光栅元件离子束刻蚀技术中,改善离子束流密度均匀性是研制离子束刻蚀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简介6×66cm RF条形宽束离子源和测试其束流密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影响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硅基片上生长了FePt单层膜,FePt/Fe多层膜样品系列,并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了热处理.然后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能量谱(EDX)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晶
会议
本文着重介绍真空紫外闪耀光栅、软X射线Laminar光栅和软X射线自支撑透射光栅的全息离子束刻蚀制作技术,给出相应的研制结果.
刻蚀是微器件制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刻蚀结果会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刻蚀技术具有刻速快、各向异性高、刻蚀损伤小、大面积均匀性好等优点,已
本文提出了针对高压工艺推进阱杂质分布的模拟校准方法,通过修改磷杂质的扩散系数、材料界面间的磷杂质的分凝系数和界面传输系数,获得了与实际测试结果相符合的杂质分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