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转速旋翼挥舞摆振弯矩测量试验方案设计

来源 :第三十一届全国直升机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nba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通过试验研究无铰式变转速旋翼挥舞和摆振方向载荷随前飞速度、旋翼转速和旋翼拉力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套变转速模型旋翼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包含模型旋翼、试验台、操控系统、驱动系统和数据采集等子系统.根据旋翼桨叶的固有特性以及旋翼旋转时发生台体共振的转速,确定模型旋翼试验时的转速范围.试验选用应变桥路测量桨叶根部弯矩,拟对试验响应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分析以获得挥舞和摆振零阶及前四阶载荷分量.
其他文献
针对多场耦合分析软件的跨平台、跨系统数据传递和扩展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远程过程调用(RPC)技术作为的数据传输和同步方法,采用C++语言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满足上述需求的多场耦合分析软件.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初步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数据传递所需时间基本在总时间的10%以内,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大型飞机机翼由于其结构特点及大展弦比,在飞行过程中产生较大变形,造成机翼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曲面气动力效应明显,使得飞行载荷、颤振等静、动气动弹性问题突出.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大型飞机几何非线性问题进行了曲面气动力理论和机翼大变形气动弹性理论的全新推导,研究了非线性颤振的分析方法,并基于此分析了带发动机的复杂机翼结构的非线性颤振特性.
现有较为成熟的弹性飞行载荷分析方法中,以NASTRAN商业软件为代表的基于低阶面元法与结构有限元的线性求解方法计算速度快,但是所得的飞行载荷结果是二维的,无法满足更高的精度要求.而以FLUENT商业软件为代表的基于CFD-CSD耦合的求解方法虽然精度很高,但是现有阶段其过高的时间耗费难以满足工程实际中数以万计的计算工况需求.因此为了满足更高的飞行载荷求解精度和较低的计算时间耗费要求,本文发展了一种
以二自由度的吊舱—螺旋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气动力片条理论并考虑空气压缩性、桨叶有限展长和非定常气动力的滞后效应,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系统的旋转颤振方程,并在状态空间中对该系统的旋转颤振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系统参数对旋转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系统偏航刚度和俯仰刚度之差、增大桨盘到偏航轴和俯仰轴的距离均能提高旋转颤振速度.另外,当螺旋桨及发动机转子绕自转轴的转动惯量足够大时,增大螺旋
本文把桨叶简化成细长旋转悬臂梁,在小应变、中等变形的前提下,推导了应变—位移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哈密顿原理,给出了应变能变分、动能变分及外力虚功表达式的无量纲形式.沿桨叶展向进行单元离散,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弹性桨叶非线性运动方程.选取了恰当的单元节点位移向量,根据物理意义的不同,把单元矩阵表示成了分块形式,对单元能量变分表达式进行贡献分析,直接挑出了对应每个分块矩阵的贡献项,简单、直观、不容易
气动弹性现象的利用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能量采集作为其中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在近年来开始受到关注.本文的目的是综述基于气动弹性振动的能量采集方案及其应用.本文将能量采集系统根据振动机理分为基于气动弹性失稳和气动弹性响应的方案。对于前者,提高采集到的能量是主要目标,其次需要降低装置的启动流速,并力求在流速变化时电能输出稳定;对于后者,则重点在实现结构与流动激励的共振上。二者的设计需要对能量采集装置
大展弦比飞行器机翼的大振幅振动和控制面结构间隙会产生结构刚度立方非线性和间隙非线性等现象,而翼段风洞试验是研究这些非线性现象机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以具有沉浮、俯仰刚度立方非线性和俯仰间隙非线性的二元翼段为例,使用π定理推导了风洞模型的非线性缩比定律,并使用相应的静、动力学方程验证了其正确性.使用非定常涡格法求解非定常气动力,建立非线性翼段的状态空间方程,并使用改进的四阶龙格-库塔方法在时域中求解
本文以NASTRAN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工程化的热气动弹性分析流程.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分别研究了热对材料弹性模量影响下、热引起的热应力影响下及两者综合作用下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特性及颤振特性的变化。
针对某风洞风扇叶片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CFX和结构动力学软件ANSYS,基于Workbench耦合平台,将CFD计算所得的叶片表面分布压力,导算到叶片结构计算的有限元模型,并以此为载荷对叶片进行数值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叶轮叶片的应力主要由离心力引起的拉应力和气动载荷引起的叶片弯应力构成.数值计算表明:对所研究的离心叶轮而言,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是构成叶片应力的主要因素,而气动载荷引起的叶片应力相对较小
本文介绍了直升机变转速刚性旋翼的主要特点、目前国内外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分析了变转速刚性旋翼桨叶设计中对桨叶气动外形和内部铺层结构设计上的考虑.详细介绍了刚性旋翼模型试验桨叶的结构设计并给出了桨叶的动特性测量结果.本文对刚性复合材料桨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