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消化道畸形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YJL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道手术患儿需要积极地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但目前儿科消化道畸形围手术期营养相关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即对消化道畸形手术患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 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术后禁食及肠外营养支持,干预组患儿在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8-24hr内开始,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鼻饲连续滴注喂养,逐日增加),肠内营养不足部分由PN补充.收集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术前、术后、出院前)临床数据,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消化道畸形术后患儿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对照组17例,其中男8例,平均年龄21.4±17.0月;结直肠切除吻合(无肛、巨结肠等)9例,小肠切除吻合(憩室切除、小肠造瘘关闭等)8例;干预组10例,其中男5例,平均年龄15.1±10.6月;结直肠切除吻合6例,小肠切除吻合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患儿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未出现喂养不耐受表现.干预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中位数为1(1-2)天,显著早于对照组2(1-3)天(p=0.025),住院费用干预组中位数为17303.95(15323.9-20916.49)元,低于对照组21395.33(19264.68-25797.74)元(p=0.016).干预组患儿出院体重较入院体重改变情况为0(-0.2~ 0.23)Kg,显著少于对照组体重改变水平-0.4(-0.85~-0.15)Kg(p=0.02).两组患儿在围手术期生化指标、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儿科消化道畸形择期手术术后是安全可行的,可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减轻体重丢失,减少住院费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肝细胞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早期使用肠外(PN)联合肠内营养(EN)治疗与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的效价比,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 方法 按入组标准(①年龄介于18-70岁之间的成年人;②术前NRS2002评分为0;③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④无胃肠道疾病,术前胃肠道功能正常;⑤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⑥病理诊断明确为肝细胞癌;⑦肝功能Child-Pugh A级;⑧无门静脉高压表现),采
目的 探讨在胆管恶性肿瘤手术病人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4月-2013年10月173例胆管恶性肿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FTS组91例,对照组8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CRP(C-反应蛋白)、体液免疫(IgG、IgA、IgM)、细胞免疫(CD4/CD8)等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
会议
目的 本研究将通过Wistar大鼠在体构建原位大肠癌的实验动物模型,探讨高脂饮食状态下肠道肿瘤的发生情况及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与大肠癌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 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高脂饮食(HFD)和普通脂肪饮食(SD),并于第5周起予肿瘤组大鼠腹腔注射1,2-二甲基肼(DMH)40mg/kg,予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EDTA+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0周.于第12周起每组间隔2周处
会议
会议
目的 1.用1,2-二甲基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诱导大鼠肠道肿瘤,同时观察高脂对DMH诱导的大肠肿瘤的作用.2.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建立大肠癌粪便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高脂饮食干预大鼠肿瘤模型的粪便样本的代谢谱差异.方法:实验动物Westar大鼠,鼠龄7周,共分四组:①标准饮食对照组(standard diet control g
会议
目的 评估住院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为老年住院患者合理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06-2012.12期间,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住院,经临床医生初筛认为有营养风险,并邀请该院营养科会诊的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342例.营养科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标准,结合实验室检查,对入选的342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了全面营养状况评估.结果 本研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盲插螺旋型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 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肠管前端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20例患者经行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其疼痛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2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鼻肠管,成功率100%,置管操作中未出现误插,粘膜的损伤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患者均治愈出院.
会议
目的 探讨袋鼠肠内营养泵对鼻饲管堵管率以及冲洗鼻饲管护理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按入ICU的先后顺序依次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取普通输液泵鼻饲,观察组选取袋鼠肠内营养泵鼻饲,比较两组患者鼻饲管堵管率、鼻饲管冲洗花费的护理时间.结果 观察组鼻饲管堵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冲洗鼻饲管护理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袋鼠肠内营养泵能降低鼻饲管堵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有效应用三腔鼻空肠喂养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10例经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普通胃管组(对照组,n=50),三腔鼻空肠喂养管组(试验组,n=60).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及术后营养指标等.结果 三腔鼻空肠喂养管组患者排气时间(P<0.001)、拔除胃管时间(P=0.035)、下床活动
会议
目的 判断危重患儿的代谢状态,比较公式估算、间接测热法所测得的能量消耗与实际摄入的能量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不同代谢状态、能量摄入不足与住院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入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满足间接测热法(IC)要求的内科危重症患儿共56例,于机械通气第1、4、7、10天应用代谢车测定其静息能量消耗,记录当日的实际能量摄入,并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