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镜下微小结节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8124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胃镜下粘膜呈现微小结节形成(即粘膜呈现细小或粗颗粒状改变)的内镜表现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医院儿科行电子胃镜检查的儿童的临床资料,内镜检查结果,病理结果.分析其中内镜下粘膜呈现微小结节形成的患儿粘膜病理结果以及与Hp感染的关系.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制定的《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微小结节形成指镜下见胃壁平坦时,与周围粘膜相比,增生处胃粘膜呈微细或粗颗粒状或结节状.Hp感染定义为胃窦粘膜组织切片染色见到大量典型细菌,即W-S染色阳性.部分病人同时做快速尿素酶检测(RUT).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8例行胃镜检查的儿童中,内镜下表现为微小结节形成组共36例,占17.3%(36/208),病变以胃窦部为主,可扩展至胃体部,为色泽均匀的粘膜不平的结节样或颗粒样改变;其中伴有十二指肠球炎者6例,十二指肠球溃疡1例,胃粘膜糜烂1例,贲门息肉1例,胆汁反流1例。非微小结节形成组内镜下病变以胃窦部为主,大多数表现为红斑、花斑样改变,伴胆汁反流12例,胃粘膜糜烂8例,食管炎5例,十二指肠球炎17例,十二指肠球溃疡7例,胃溃疡1例,息肉1例,血管瘤1例。总的Hp感染率为26.9%(56/208),同时行快速尿素酶检测的患儿共40例,与组织学染色符合率55% (22/40),3例组织学染色阳性而RUT阴性。微小结节组Hp感染率为86.1%(31/36)病理检查显示胃黏膜多呈中一重度炎症改变80.6%(29/36),淋巴滤泡发生率50%(18/36)。非微小结节组Hp感染率为14.5%(25/172),病理检查显示中重度炎症改变16.9%(29/172),淋巴滤泡发生率10.5%(18/172)。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分别为77.5, 63.2和32.5,P值均小于0.001。结论:微小结节形成的内镜表现为儿童Hp感染的一种特殊征象,其病理多呈中重度炎症改变,是提示Hp感染的内镜指标。对内镜下表现为微小结节形成者应考虑Hp根除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综述胆道闭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检索系统,以"胆道闭锁"、"病因"、"发病机制"为关键词,检索1990年1月至2013
会议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指导抗菌治疗策略在小儿肺炎优化抗生素使用中的价值.方法:入选科室2012.1.1-2012.6.30 272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PCT指导治疗组(PCT组)(n=1
会议
中国保险市场是世界公认的潜力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未来几年,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将全面地向国外开放。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冲击,是中国保险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中
目的 分析减量DCAG方案治疗老年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年龄≥65岁且完成2个疗程化疗的较高危组(IPSS评分为中危-2和高危)MDS患者为入组条件
目的 研究患者主动脉-桡动脉压力逆变的危险因素及机制.方法 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压力逆变将患者分为两组,统计分析采用SAS 9.4软件,多重检验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统计图采用Gr
目的:探索血清PCT水平与感染性腹泻病严重程度、病程及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科室住院治疗的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病的6个月~3岁的
会议
目的:了解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就诊医院门诊的96例腹泻患儿的性别、原发疾病、抗生素应用情况、大便性状和腹泻病程进行问卷调查,并留取新鲜大便进行常规
会议
葡萄果实微粒体上存在高亲和力的脱落酸(ABA)结合位点,这些位点与ABA的结合具有饱和性,高亲和力及低容量,胰蛋白酶或DTT处理可以使该位点的特异结合活性下降约90%,表明此结合位点是一种蛋白质,故
本文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2013年3月在科室消化专业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患儿13例.全部为女孩,就诊年龄为9~14岁.平均病程3.8~10.9个月.体质指数(BMI)为10.2~16.7.从科室诊断到家
会议
建好“工业档”和“健康档”是工厂企业一套科学化管理先进的方法;通过建“两档”能够掌握工业卫生与职业健康危害情况,积累全面系统的资料。这些信息资料对今后开展工业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