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F与TLIF在腰椎滑脱症中疗效比较

来源 :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学第十三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经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外侧融合(PLF)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获随访4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后23例行后外侧融合(PLF)和20例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手术优良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融合情况,滑脱最终复位率及并发症.
  结果:43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1个月,PLF与TLIF融合术前术后JOA评分,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IF比PLF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有显著性差异(P<0.001).PLF植骨融合率为91.3%(22/23),TLIF融合率为100%(20/2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复位率TLIF高于PLF,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PLF或TLIF均为治疗腰椎滑脱症有效方法,但TLIF对腰椎滑脱复位后的维持及结构稳定优于PLF.
其他文献
目的:熟悉掌握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装置内固定治疗因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性骨折,以观察骨折端稳定、骨愈合问题。  方法:取伤侧大腿以骨折端为中心前外侧纵形切口入路,显露骨折段,行髓内、外植骨,保持良好位、线,用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装置固定骨折段。  结果:股骨假体周围性骨折内固定稳定可靠,骨性愈合。围术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首选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因髋关
目的:探讨徒手经颈椎椎弓根置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2010年1月~2012年7月,C型臂引导下采用徒手经颈椎椎弓根置钉,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颈椎疾患16例.JeffersonⅡ型骨折2例,C2齿状突Anderson-D Alonzo Ⅱ型骨折3例,Jefferson Ⅱ型骨折伴C2齿状突Anderson-D Alonzo Ⅱ型骨折1例,HangmanⅡ型骨折2例、Ⅲ
目的:探讨FAsTak定悬吊单开门椎管成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8例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使用FASTak带线锚钉悬吊维持开门状态.  结果:术后随访25例,随访时间8.18月,平均14个月,最终随访时JOA评分14.6分.术后6个月时仅6例仍然有轻度颈部疼痛、僵硬感和活动受限,其余无颈部症状。2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在颈椎前路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的中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共对4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n-HA/PA66人工复合椎体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42~68岁,平均52.8岁.以JOA评分改善率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依据x线平片判断椎间稳定性和融合情况。  结果手术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中央管综合征的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对2008.10-2011.12期间的43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无骨折脱位型中央管综合征的有21例,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在55.2岁(31-75岁).受伤原因主要为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事故伤.受伤机制主要为颈椎过伸型损伤.所有病人常规进行X线摄片和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16例,后路手术5
目的:  通过对上胸椎标本横突嵴存在的观察,测量计算横突嵴-上关节面横径中垂线交点与椎弓根中轴线投影点的位置关系,为横突嵴-上关节面横径中垂线交点在上胸椎置钉应用中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①对10具上胸椎标本椎弓根相关参数进行解剖学和CT。对比测量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上脚椎椎弓根相关参数因测量方法不同而不同,解剖学测量结果较CT测量有1.72%-13.64%的增大,但两者之 ①
目的:探讨骨科接台手术病人术前液体补充方案对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月-10月间共92例骨科接台手术病人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干预组术前给予新的禁饮禁食方法,并根据预期等待手术时间于术晨补液,与同期常规接台手术病人加以比较,观察病人术后6h心率、血压的变化及术后24h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组病人较对照组术后6h心率、血压稳定、术后24h不良反应发
目的:探讨髂骨螺钉联合腰骶椎弓根钉棒系统重建腰骶部稳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DenisⅢ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方法:回顾自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3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属于DenisⅢ型骶骨骨折,合并有神经损伤,3例患者均为高出坠落伤,均伴有坐骨神经损伤,1例伴有马尾神经损伤。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重建脊柱骨盆稳定性。  结果:3例患者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2~11d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测量椎体高度与后凸角,以及Franke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36月(平均25±4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术前为30~70%(48.3±7.8)%,随访时为80%~100%(9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腰椎融合技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主要手段,虽然临床广泛使用,疗效确切,融合率高,但会引起邻近椎体的应力增加,进而引起其退变或不稳,使原有的症状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为了重建退变节段的稳定,恢复椎体间的活动性,预防邻近椎体的退变,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腰椎非融合固定的理念,即动态固定的技术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动态固定是指在不植骨融合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脊柱节段的异常活动,保证脊柱的稳定,最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