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r11MoNiW1VNbN不锈钢硼砂盐浴渗铬性能研究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热处理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3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硼砂熔盐对1Cr11MoNiW1VNbN不锈钢进行盐浴渗铬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硬度计对1Cr11MoNiW1VNbN不锈钢盐浴渗铬后的渗层的深度、组织结构以及硬度进行分析,利用摩擦磨损试验、高温长时氧化试验和电化学等方法测试渗铬层的摩擦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以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1Cr11MoNiW1VNbN不锈钢经硼砂盐浴1035℃×3h渗铬处理后,获得最外层白亮层Cr23C6,约3μm,局部次外层产生Fe-Cr固溶体,局部渗层总厚度达10μm.白亮层硬度达1690HV.结果还表明渗层的存在提高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以及耐蚀性能,可提高1 Cr 11MoNiW 1VNbN材料螺栓抗咬死性能.
其他文献
在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0.01~10s-1、真应变0.7条件下,采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Fe-20Mn-3Si-3Al(transformation-induce plasticity)钢热变形行为,并基于DMM模型建立真应变为0.4和0.7时钢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Fe-20Mn-3Si-3Al钢的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峰值可由双曲正弦形式的Arrhenius方
根据热处理相关标准,结合公司热处理生产实际,摸索和总结了"转变一个观念、强化四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热处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在公司批量热处理零件生产后,良品率已连续13年由原92%左右提高至99.99%,实现了部分高硬度零件加工至成品或接近成品再热处理的精益工艺流程,已取得明显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
根据本公司热处理现状和生产特点,归纳出影响热处理质量的相关因素,总结出提高热处理质量的几点认识及改进方法.应用于公司热处理零件生产中,使热处理零件质量显著提升,已取得明显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
面对低碳经济给热处理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分析了企业热处理节能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理念、思路、技术、管理等创新是热处理企业实现更科学、更强劲、更持续节能的内在要求、重要手段和根本动力,并用典型事例说明创新对热处理节能的作用和意义.
改进的离子渗氮炉的炉体.用在双层水冷却壁内加带耐火材料的保温层的方法,根据离子氮化炉独有的特点,设计出国内外最具科学创新型炉体.实验证明,这种新型高效离子渗氮炉炉内温度真正均匀分布.达到了超一级节能设备的要求.这种创新型炉体可根据工件渗氮、渗碳、碳氮共渗的要求,对薄件、形状复杂的工件设计成双阴极屏,渗后要求快冷,在炉内设计快冷装置。要求升温快、打弧少的,可在炉内巧妙的设置壁薄表面积较大的辅助阴极。
渗氮作为一种无相变的表面改性化学热处理,所以其处理过程中畸变量相对较小,但由于加工应力或前期预处理残留等应力的释放,以及加热冷却中的温度场不均匀等,会造成一定量的畸变。通过改进工件装炉方式、注重工件垒叠细节及渗氮工艺的改进,可以很好的控制渗氮畸变.利用离子渗氮其独特的加热方式及钟罩式离子渗氮炉的炉温特性,可以让板类工件在渗氮过程中不发生畸变,甚至可以矫正加工畸变.
传统的直流离子渗氮技术(简称DCPN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己成为化学热处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活性屏等离子渗氮(ASPN)技术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离子渗氮新技术.本文简要介绍江苏丰东、青岛丰东与青岛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研发新型活性屏等离子渗氮设备,总结了其渗氮机理,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ASPN活性屏等离子渗氮设备解决了传统离子渗氮技术的弧光放电、空心阴极、电场效应、温度测控困难和
针对农用20CrMnMo链条轴渗碳淬火疲劳寿命低工程应用现状,本文通过对20CrMnMo进行调质、淬火、淬火+低温回火不同预先热处理,然后进行低温表面催化渗氮处理,优化提高链轴抗疲劳寿命的热处理工艺.通过金相、显微硬度、扫描电镜对渗层组织进行了分析;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链条台架实验机,三维形貌仪对链轴的耐磨、耐疲劳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过调质预处理的试样能够得到均匀、致密的渗层组织,渗层深度
本文研究了氮化-离子镀TiAlN膜复合处理工艺与未氮化离子镀TiAlN膜处理工艺对钛合金表面力学性能、海水环境下的摩擦学的影响.采用SEMS4800、XRD、XPS、纳米压痕仪,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化学成分和元素化学价态,分析了氮化后的钛合金表面、单层涂层及复合涂层的相组成变化,测试样品硬度随深度的变化等.结果表明,复合涂层氮化后基底硬度增加,薄膜硬度下降速度慢,有利于提高涂层的耐磨性,且
本文对圆弧滚道表面的感应淬火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优化,其中包括了感应器与滚道表面间隙的宽度和均匀性、设备输出功率和工件旋转速度的选择,及这些感应淬火工艺参数滚道表面硬度和硬化层深度及均匀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