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贫困地区旅游开发中的妇女成长--来自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案例

来源 :全国首席旅游规划师联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研究贫困著名的印度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在论及有关妇女的主体地位与社会变化时认为,参与货币收益的就业对妇女产生多种正向作用,如妇女有更大能力在家庭决策中把儿童养育放到更优先的位置.当她们拥有影响家庭决策的机会时,会偏向于向子女福利方面倾斜.也就是说,当妇女拥有经济能力和家庭社会的决策权时,倾向于优先考虑子女的教育和其他福利.那么,在旅游开发中妇女的成长受益的不仅仅是妇女自身,还包括她们的孩子乃至整个家庭.因此,旅游减贫与女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作为研究个案,分析旅游开发对边远贫困地区女性的影响,旅游,从它进入西江这个与世隔绝的苗寨那一刻起,就注定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江妇女凭借其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特质在旅游各项经济活动中如火如荼地工作着,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她们也在这场浪潮中逐步成长着,从以前不能直接产生货币价值的家务劳动,到如今能有一份家庭重要经济收入的工作;从以前凡事依赖丈夫,到如今能走出家庭自己做主;从以前在家里小心翼翼,到如今能底气十足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决策中;从以前活动空间被限制在家庭的狭小范围,到如今能与外界自如地沟通交往;从以前生活重心全部放在家庭内部,到如今眼界拓宽,观念更新,开始关心其他重要的问题。
其他文献
饮食与旅游皆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现象,也是人类学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人类饮食行为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同时也具有各个社会文化背景下约定俗成的意义,食物如何取得、如何处理、如何烹调、如何消费都因文化而异.人们通过饮食的象征内涵来传达自身的需求与思想.而旅游活动存在着一系列与世俗生活的反差.人们在乡村休闲旅游行为中表达自身对变换日常现代化饮食体验的诉求,并且回归传统饮食体验的行为背后有深刻的文化与社会根源.
随着3G、4G等无线网络在全球的逐渐覆盖,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正在以便携、实时、精准、个性等特征深刻影响消费者的旅游观念、旅游行为和旅游习惯,由此颠覆性改变着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内容和形式,扩展了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缅甸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的成员国之一,也是次区域旅游业发展最为落后的国家.随着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合作项目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将逐渐在区
在旅游发展的历史上,旅游按照不同的角度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在瓦伦·斯密斯主编的《东道主与旅游——旅游人类学研究》一书中,她按照不同游客的休闲流动性,把旅游分为五种形式:民族旅游、文化旅游、历史旅游、环境旅游、娱乐旅游.这其中,“民族旅游”指以地方的“奇异”和异域的民族风俗习惯为特色的旅游.“文化旅游”指包括参观“如诗如画”“古老”“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古老的、如诗如画的地方”通常又与怀旧的乡
近十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增设新的旅游线路、项目及景点,尤其是当阿勒泰地区的旅游资源被确认为中国21世纪重点旅游资源的后备基地后,富蕴县的自然旅游资源发展地位更加凸显。草原是当地哈萨克牧民主要的生计来源。一切的衣食住行都来自大自然。对于常年游牧于四季草原的牧民来说,转场牧道是连接四季牧场保证一个完整游牧过程的重要通道。从牧业生产角度,牧道其实就是四季牧场的延伸。牧道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关
互惠是人类学礼物研究的传统话题.在马凌诺斯基对特罗布里恩德岛民的互惠模式研究中,指出互惠交换的对象并不仅限于物也可以是人.莫斯以降,对互惠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莫斯认为,所谓礼物流动是在人的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社会连带和团结.而弗思(Firth)在对毛利人“豪”之意义的再分析中认为友谊、信任、利益等社会机制是互惠得以运作及持续的基础.萨林斯在重作互惠模式分类的基础上,于亲属关系的陈述中认为,互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期间,多次谈到五大发展理念,对每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业的开发,给湘西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冲击与影响:民族文化资源被大量开发与运用,人们的身份角色、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以湘西芙蓉镇为例,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芙蓉镇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社会文化变迁图景及其变迁特点进行叙述与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导致现代性文化在旅游区的广泛传播,给民族旅游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触动。在新的“旅
游客作为客源地的文化载体和旅游区社会的文化消费者,在与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接触与交流中会对东道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与西方学者的“西方”与“非西方”分析角度相类似,在中国民族旅游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非民族地区”与“民族地区”或者“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关系.从主客文化互动的角度来看,“非民族地区”“城市”的游客是“民族地区”或“乡村”等东道主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因.当前,大多数关注旅游的社会影响
透过旅游带动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策略,但当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除了面临经济开发/文化保护矛盾的老问题,还面临各地不断重构与复制少数民族文化地景不经意营造出负面历史象征,以及族群边界的移动,最终使得社群认同感逐渐消融的新问题.台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所谓的原住民文化园区同样经历了商业利益操弄下,搭建出来不仅毫无意义也谈不上美感的虚幻地景.不同的是,台湾地区解严之后的政治局势改变,促使原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2014年6月23日,从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消息,以桂林为首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项目申遗成功,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桂林山水荣登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此次申遗成功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是由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组成的,总面积为12万多公顷.作为世界喀斯特地貌的一颗明珠,桂林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峰丛,它分布在漓江两岸,形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