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法赤銅鐵礦CuFeO2奈米粉末之微結構與抗菌性質研究

来源 :2016年台湾陶瓷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t0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燃燒法製備赤銅鐵礦CuFeO2,使用包括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e,SEM)、x 光繞射儀(x-ray diffractometer,XRD)、x 光能量散佈光譜儀(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及X 光光電子能譜儀(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XPS),探討其粉末結晶構造、表面形貌、成份含量等,同時以平板培養法探討其大腸桿菌抗菌特性.SEM 觀察到該粉末表面呈現蓬鬆多孔似珊瑚結構,EDS 分析得知Cu、Fe、O 元素之莫耳數比約為1:1:2,XPS 確認銅氧化態有+1 與+2.XRD 計算燃燒法粉末之晶粒尺寸約18.20 nm.大腸桿菌抗菌試驗結果顯示出燃燒法CuFeO2 粉末之最小抑菌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落在6000 ppm~6750 ppm 之間,當濃度6750 ppm 則於四小時就有明顯殺菌效果(<1 CFU/ml),即所謂最低殺菌濃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上述MIC 與MBC 濃度皆遠高於另一燃燒法赤銅鐵礦CuCrO2 奈米粉末(7.84 nm),推論該兩種赤銅鐵礦尺度不同與表面積差異,造成抗菌成份銅離子之溶出量不同.
其他文献
以溶膠凝膠法搭配溫控化學液相反應器製作TiO2 微球,以異丙醇鈦(TitaniumIsopropoxide; 0.8~1.4 mM)為前驅物,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為金屬醇鹽之水解抑制劑,令異丙醇鈦避免過快的水解反應所造成的團聚或沉澱情形.透過丙酮溶液的含水量(0.5~1.25 vol.%)控制水解速率.調控攪拌速率能有效抑制微球間產生緊縮(Necking)及團聚情形.以沉積沉澱
本研究採用一快速且簡易的電泳自組裝(Electrophoretic Self-assembly; EPSA)技術,將單分散之聚苯乙烯(PS)微球(500 nm)整齊有序排列製作三維(3-D)週期性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模板。藉由不同相對電極規格造成調控電場分布情形與電場強度,透過電場分布不均勻的作用,將有效控制膠體粒子間的側向移動速率,利於獲得品質良好的PS 微球光子晶體結構
本研究採用改良式硫酸鋁銨法製備高純度氧化鋁微粉,在前驅物中加入PEG6000作為燒結中阻隔氧化鋁團聚的介質,來抑制氧化鋁煅燒時可能產生的指狀生長及團聚現象,在氮氣氛下升溫至1250℃進行煅燒,再將溫度降至900℃進行有氧燒結,獲得兼具高純度且易燒結之氧化鋁微粉,其平均粒徑約0.3μm,團聚現象大幅減少,但是有部份θ-Al2O3殘留,未完全轉換為α-Al2O3,由此推斷添加PEG分散劑會阻隔Al2O
会议
本研究首先以熱蒸鍍儀於Si 基板上鍍Ni 膜作為附著層,再鍍上Cu 膜作為氧化銅奈米線成長的底材,接著於底材上滴NaOH 或LiOH 水溶液並放入高溫爐進行熱處理,以應力輔助與臨場摻混之機制成長摻混Na 或Li 的氧化銅奈米線.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顯示摻混Li 的奈米線形貌明顯較粗較長且成長密度較高.我們並以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EDS)及歐傑電子能譜儀(AES)做單根奈米線成分分析,證明有
本實驗以靜電紡絲法合成PVP/Fe(NO3)3·9H2O 奈米纖維以及Si/(□)PVP/Fe(NO3)3·9H2O奈米纖維,再透過熱處理將PVP 高分子模板去除,進而獲得(□)-Fe2O3 奈米纖維及Si/-Fe2O3 奈米纖維.於前驅鹽階段改變鐵及矽莫耳比,進行靜電紡絲,接著熱處理得到Si/(□)-Fe2O3 奈米纖維,再利用XRD、FE-SEM、HR-TEM 進行材料分析.透過XRD分析可以
本研究利用直接加熱法與濕式化學法於銅網表面成長出三維氧化銅/氧化鋅奈米結構。藉由適當的氧化鋅前驅物可以有效操控分支氧化鋅奈米線的密度,並進一步探討此三維氧化銅/氧化鋅奈米結構於光催化分解羅丹明6G 之影響。由於此三維氧化銅/氧化鋅奈米結構相較於商業用的氧化鋅與二氧化鈦奈米粉體具備有較高比表面積且不會相互聚集進而導致具有較佳的光催化效率與高的重複使用率。此外,本研究還有利用蒸鍍法沉積銀奈米粒子於不同
本研究利用射頻磁控濺鍍機(RF magnetron Sputter),以不同功率將銀沉積在螺絲上並探討不同退火溫度對抗菌效果之影響。實驗分別以XRD 觀察退火後的晶體結構、FESEM觀察顯微結構及其膜厚,應用方面,則是以田間實驗的方式觀察是否抑制藻菌生成及其壽命來評估抗藻菌螺絲效果。結果發現,經過60 天抗藻菌螺絲表面仍保持光滑平整,而未經處理的螺絲則開始有青苔生成的現象,經一段時間使用後容易造成
本研究透過脈衝雷射沉積法成長尖晶石結構之鈷鐵氧(CoFe2O4,CFO)薄膜於層狀兼併可撓之白雲母(Muscovite,Mica)基板上.於成長過程,利用反射式高能電子繞射儀(RHEED)即時監控CFO 薄膜之成長模式,證實其為逐層(layer by layer)成長,RHEED圖案呈現線狀,說明CFO 薄膜表面極為平坦,經由原子力顯微鏡(AFM)影像證實CFO薄膜之方均根粗糙度為0.55 nm.
本研究採用靜電紡絲法製備(□)-Fe2O3 與添加CuO 於(□)-Fe2O3 之奈米纖維(爾後縮寫為CuO/(□)-Fe2O3),分析不同鐵銅莫爾比的CuO/(□)-Fe2O3 之間的微結構與晶相差異。吾人利用PVP 作為高分子模板,於550℃將高分子模板燒除,留下(□)-Fe2O3 與CuO/(□)-Fe2O3 奈米纖維,再利用SEM、XRD、TGA、TEM 與ICP 等分析奈米纖維之結構差異
本研究以銀鏡反應方式將銀粒子沉積於陽極氧化鋁基板(anodized aluminum oxide,AAO)之上,探討溶液反應濃度及製程步驟對沉積粒子之影響,藉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e,TEM)分析不同濃度氨銀錯離子(0.1 M、0.01 M、0.0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