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点委夜蛾地理分布及适宜生境调查初报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欧洲包括芬兰、瑞典、波兰、保加利亚、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中东部等19个国家和地区有该虫的分布报道.亚洲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及蒙古等地.国内最早报道为199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利用性信息素在北京通县胡各庄诱到过二点委夜蛾雄蛾,当时称黑点委夜蛾,1999年陈一心在《中国动物志》中改为二点委夜蛾.2005年在河北省首次发现二点委夜蛾为害夏玉米,2009年沈阳也曾有灯诱及分布记录.2011年该虫已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北部等省普遍发生,严重为害夏玉米.为了澄清二点委夜蛾在我国的地理分布,2012年以来作者在西北、东北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海南岛等地区利用二点委夜蛾高效性诱剂进行监测,目前,已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陕西、宁夏等地诱集到二点委夜蛾雄蛾,而湖南、湖北、浙江、上海、云南、广州、海南等南方省份尚未诱到.这可能与二点委夜蛾适宜冷凉而不耐高温有关.据报道,二点委夜蛾幼虫在18℃以下时发育迟缓或停止发育,但作茧后的老熟幼虫过冷却点可达-25.35℃,二点委夜蛾可以在此类适宜地区安全越冬;而当气温高于32℃时,二点委夜蛾产卵量显著下降,36℃下不能完成整个生活史,二点委夜蛾不适宜在该类地区生存繁衍.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地区一年可以发生4代,在河北省利用高效性诱剂对各代成虫生境进行监测,发现其广泛分布于小麦、玉米、棉花、甘薯、豆类等作物田及果园、杂草地等诸多生境.其中越冬代及1代成虫主要分布于小麦田,诱到的成虫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生境.2代成虫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以棉花田诱到的最多,其次为甘薯田.3代成虫数量明显降低,以甘薯田内诱到的最多,花生、豆类田次之,而上代诱蛾量最多的棉花田数量较少.结合虫情测报灯监测数据分析,二点委夜蛾全年四代成虫整体发生量呈现越冬代数量最低,1代大幅增加,2代继续增多,3代数量显著降低的趋势.
其他文献
  白眉野草螟[Agriphila aeneociliella (Eversmann)]是2010年春季首次在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赵家村小麦田上发现的一种为害小麦的新害虫,近几年来,该虫不断蔓延扩散,并
会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黄淮海地区小麦秸秆还田、玉米免耕播种制度推行后开始为害夏玉米苗的新发害虫。田间系统监测显示,该虫在
会议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有机磷(organophosphate,OP)和氨基甲酸酯(carbamate,CB)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乙酰胆碱酯酶基因(ace)表达量的上升或基因突变导致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会议
  蚜虫唾液蛋白C002在蚜虫取食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理仍然未知.有研究发现,利用刺吸电位图谱(EPG)检测时,当豌豆蚜唾液蛋白C002基因沉默后,蚜虫取食行
会议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研究证据表明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激活
玉郎伞(Yulangsan)为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疏叶崖豆(Millettia Pulcha Kurz var. Laxior(Dunn) Z. Wei)的干燥块根,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作为传统的民间用药,常用于消化不
阔别小城已有半年之久。如今身处异乡求学的我已熟悉了身旁陌生的空气,适应了异地的现代生活节奏。那个我曾经拥有美好记忆的小城也已经成为记忆中的故乡。其实小城离市区并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81个中国柱花草炭疽菌菌株进行了基因组DNA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菌菌株DNA存在显著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1个中国柱花草炭疽菌菌
会议
  天然橡胶是世界性的四大工业原料之一,是国防和工业建设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我国橡胶树种植区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均为非传统植胶区.近年在云南西双版纳橡胶树上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