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化疗的新思考--不同治疗目的下的整体规划

来源 :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GLOBOCAN-2012数据,胃癌在全球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6,肿瘤相关死亡率位居第4,超过70%的病例发生在亚洲.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尽管部分早期胃癌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治愈,但是术后复发率高,且多数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虽然近几年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在多种肿瘤治疗中获得了一定疗效,但是对于晚期胃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仅使经过选择的少部分患者获益,化疗仍是晚期胃癌治疗的基石.对于晚期胃癌这样一个异质性的群体患者,在不同的治疗目的下,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治疗策略,选择化疗方案,掌握局部治疗介入的时机是非常关键的.
其他文献
临床实践中,大部分胃癌患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而目前临床疗效评价的标准依然是传统的影像学评估体系辅以内镜或某些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空腔脏器并易发生腹膜转移等特点,胃癌治疗的影像学评效欠缺精确性,且影像学评效受检测时间的影响,往往具有滞后性.本文重点针对近年来一系列包括胃癌在内的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新技术克服恶性肿瘤高度异质性的关键问题,评述从临床前到临床治疗不同阶段,发展针对恶性肿瘤异质性分子特征及其动
近年来,乳腺癌靶向药物的研发与应用不断的改善患者的预后.继抗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之后,更多新的抗HER2靶向药物相继问世,不断的改写治疗指南;对ER阳性乳腺癌及BRCA突变相关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等为靶点的靶向药物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现就相关的靶向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虽然目前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低,但是从90年代以来,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是全球的两倍多,城市地区尤为显著.尽管面临靶向药物及内分泌药物的挑战,但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各亚型乳腺癌广大临床工作者更应该着眼于对化疗方案的优化,包括对不同风险的患者予以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在保证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化疗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这些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面临着乳房的缺失或乳房外形的毁损.乳房重建及整形技术的实施,在不影响乳腺癌预后及复发监测的基础上,帮助乳腺癌患者重塑身体外形,从而自信地恢复正常的社会和生活角色.
年轻乳腺癌是一组特殊的人群,在临床处理中往往需要多学科综合讨论。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来说,保乳加全乳放疗、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安全可行的。对侧乳腺预防性切除的价值还存在较大争议。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10年治疗优于5年治疗。对于年轻高危患者,卵巢功能抑制+依西美坦优于卵巢功能抑制+他莫昔芬,而后者又优于单药他莫昔芬,前者应作为临床常规推荐。年轻患者的生育问题上,目前尚有大量问题亟待解决,L
乳腺癌是全球第二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五大癌症.2012年全球有170万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全球所有新发恶性肿瘤中的12%以及女性中的25%是乳腺癌.近年来由于治疗手段的不断改善,乳腺癌患者大多可以得以长期生存.高发病率和长期生存导致乳腺患者数量迅速增长.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导致伴随疾病流行也相应增长,影响着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会议
肝切除术尽管仍然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术后总体5年复发率超过70%,早期肝癌也不例外,复发也是肝癌术后的首位死因,因此有效预防复发是提高肝癌外科疗效的首要因素.对于复发的预防,国内外尚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共识,以及成熟的技术.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以涉及复发转移分子机制研究为多,尚无法应用于目前的临床治疗.笔者针对肝癌抗复发必须个体化但又缺乏实现途径的困难,结合本单位的临床和科研实践提出新思路和新策略.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以及近年来的分子靶向治疗,在胃癌的研究进展缓慢,随着免疫治疗,特别是抗PD-1/PD-L1治疗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近几年来,抗PD-1/PD-L1治疗也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适应征,它在胃癌治疗中的其他价值也在积极探索中.本文以免疫检查点靶向治疗为主,将对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更新总结.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其中肝细胞癌占到85%~90%以上.全球范围内,每年HCC新增病例超过100万,位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第三位;而新发HCC患者中,55%发生在我国.HCC主要致病因素为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