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再出发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崛起给中国传媒大学和广告学院前所未有的机会,使这个大学有可能突破专业院校的局限真正成为综合性大学。因为互联网和新媒体几乎无所不包,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内容即媒体,突破了过去教科书对媒介的种种界定,大传播使创意的范围扩大。知识付费和会员制使媒介摆脱了对广告的依赖。个人也可以成为一个大的传播平台。策略显然不是广告策略而是整合营销策略,创意显然不是广告创意而是产品创意,媒介显然不是组合和选择,产品和活动本身就可能是媒介,产品的销售不仅靠渠道,创意和发布阶段就要实现销售。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无中心化特征导致大数据的生产、传播、运用等具有明显的自发性、无序性和较强的丛林化特征.大数据环境下《危机公关实务》教学中的传统"情境教学法"也遭遇了大数据带来的情报检索无能或能力下降、"信息茧房"效应以及"情境教学法"本已有的学习落差加大等挑战.由此,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第一,依次引入模拟情境教学法及真实社会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实战中不断提升大数据环境下的情报检索和处理能力,拓展并理顺危
写作训练包括采访、写作、编辑等要点,"寻访祖辈秘方"主题访问活动正是基于这一原则设计.访问活动不仅完成了写作作业,也在人际传播层面上推动了对历史与生活的理解,对组织传播的基本技能准备.通过问题设置与实践,主题访问还表现出健康传播价值.
论文以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总体变化为背景,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中国消费市场的演变与更迭.作者提出消费品内涵之变、消费时空之变、消费者角色之变、消费观念之变.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消费市场的变化与社会分层结构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消费分化是社会分化的表现之一,生活方式对社会成员进行了重新聚合.最近十年,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将中国带入数字时代,信息流和知识流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滤网"."滤网"
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聚焦一种当前备受关注的广告形式——"国家行政广告"及其网络社交媒体传播.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形象广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等最新出现的新兴广告形式及其引发的网络传播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将这种新兴广告形式定义为"国家行政广告",对其特征、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基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指出其方兴未艾的基本趋势.其次,对其之所以能够引发网络传播及这种网络传播行为的核心特征进
新传播生态下,企业品牌从战略目标、营销理念到传播诉求,再到组织系统均发生变化,营销服务机构的服务模式和业务结构也随时变化.广告业的趋势变化,使广告教育的固有矛盾和问题再次凸显,工业时代逻辑的广告教育模式受到冲击.对此,在思考"广告教育为谁而教""广告教育教什么""广告教育如何教"三个问题之余,着重对中国广告教育的挑战与应对进行详细分析.
本文基于当前的时代环境,分析了广告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简要回顾了广告专业教材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广告专业教材在新时代的融合创新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并重点对"教材内容立体化"进行了介绍.
伦理教育是广告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首先讨论广告伦理教育的历史维度,介绍了西方广告伦理教育从确立广告专业地位的"必要条件",到逐渐"边缘化",再到因研究深入和与业务课程相融合而重新成为"热点"的三个发展阶段;同时回顾了民国时期中国广告伦理教育的起步状况.接下来,聚焦中国广告伦理教育的现实图景,介绍当前中国广告专业伦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情况,分析问题的症结,并给出渗透整个广告专
人工智能目前已进入机器学习的一个新阶段,并且开始在计算机视觉等涉及人类知觉的各个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无论人工智能在涉及逻辑与计算的应用领域给人的深刻印象,还是在艺术与设计领域做出的尝试,都在预示:人工智能已经开辟了思考体系的一个新时代,即建立在人类第一思维体系基础之上的第二思维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与调整广告设计教育,如何在艺术与设计领域,凭借人工智能分析、构思完成作品是接
计算广告是由工业界首先提出的应对在线广告发展的交叉学科领域,它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新的广告市场机制.计算广告的相关概念,如受众定向、实时竞价、程序化广告引起广告业界的关注,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迷思和误区.本文首先梳理了计算广告和计算广告学的兴起历程.然后从广告与品牌相关理论出发对计算广告的核心任务进行了研究,并用注意力经济的范式解释了在线广告市场的交易机制.最后,对广告算法的缺陷、市场失灵进行了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在中国的学术论坛上我们谈成就比较多,谈挑战比较少,而谈文化挑战很少.其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文化差异又往往反映在沟通方式方面,然而这个问题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我以跨文化的视角以及跨文化的思维分析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当中为何常常被误读,症结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