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三维标测对心房扑动的再认识

来源 :2010年中国心电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主导折返环部位,折返环类型与数目,其次介绍了折返环及其传导与解剖、手术或功能性的传导障碍的关系,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尤其是肺静脉电隔离后心电图上出现的貌似房扑的心律失常。旨在引发各位同道对房扑传统概念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随着标测技术和标测方法的进展,人们对房扑的认识早已超越传统定义。就其电生理学本质而言,房扑是一种折返性心律失常,需要依赖于解剖或功能的阻滞带维持其激动。其次,阻滞带的不同决定了房扑折返环类型多样、部位多变,当然心电图表现亦有所差异。此外,阻滞带的不同存在方式决定了房扑与房颤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甚至可以相互转化。理解房扑发生及维持的电生理学本质,对于房扑的治疗尤其是导管消融治疗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drome)是指心房的激动部分由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以外的先天性附加束(旁路)下传,使心室某一部分心肌预先激动,造成以异常心电生理和伴发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对于发生心动过速,电生理证实存在旁路并参与,但心电图无心室预激波的也属于预激综合征,其次分析了组织学和生理学基础,然后介绍了预激伴发的快速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着众所周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心脏起搏技术萌芽破土,厚积薄发,总结、讨论几年来取得的成绩、经验和教训,并商讨中国心脏起搏的发展战略,其次介绍了枝繁叶茂,春意盎然,正是在学会的积极推动与促进下,心脏起搏技术培训班、手术演示等活动如星星之火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然后介绍了众志成城,十年勃兴,九十年代是中国心脏起搏事业全面推进的时期,无论置入起搏器的类型和数量、生理性起搏器的应用、起搏治疗技术以及适应证的扩展都得到高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远程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其次介绍了无线远程监测系统随访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无线远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评价,不增加医生的负担;减少了门诊患者的随访量等。
CRT已成为伴有QRS波群增宽的中重度心衰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目前大型随机临床试验中RBBB人选患者较少,是否能从CRT治疗中获益也尚存争议。现有研究发现,RBBB患者也可能存在左室激动延迟,这些患者有可能从CRT治疗中获益。不过,RBBB患者较LBBB患者的CRT反应率低,这可能与RBBB患者心脏病变更为严重有关。应用临床和超声学指标筛选CRT置入者有助于改善其反应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远程监侧置入装置的应用率,其次介绍了远程监测的技术基础,然后分析了远程监测在临床随访管理中应用的组织形式,介绍了远程监测系统中,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连带法律责任,分析了患者在远程监测系统中的依从性,指出远程监侧可提高ICD发放电击后患者的管理程度,远程监侧可改善对生产商所发出关于装置或导线警告建议的处理,介绍了远程监测对心房颤动的临床管理的影响,对于置入心脏再同步装置(CRT)患者心衰治
亟待对CRT患者进行优化选择,评价心脏和非心源性因素对CRT应答的影响,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根据CRT治疗反应(改善症状或降低死亡率)进行危险分层,从而对CRT患者优化选择,提高CRT临床疗效。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CHF)作为一项不断探索与深人研究的心脏病治疗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QRS波时限与心功能不全,QRS波时限被认为是机械运动的电学反映,左心功能越差,代表不同步程度越重,对CRT的反应率越高,其次介绍了QRS波时限与CRT的疗效,然后分析了CRT术后的QRS波时限。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经成为中重度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伴收缩不同步患者的Ⅰ类推荐治疗方法,其应用面不断增加。本文首先介绍了CRT治疗术后药物治疗的维系和调整,其次介绍了术后装置的常规随访与设置,然后介绍了术后装置的AV与VV间期优化,CRT对具有QRS波增宽收缩不同步心衰患者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但远未达到理想,术后无反应的患者仍可高达30%,CRT患者术后的综合管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C
本文首先分析了CRT对于窄QRS波的心衰患者是否同样有效,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初级终点无明显改善,次级终点的参数:6分钟步行试验、左室重构逆转及生活质量评分,两组之间同样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较对照组NYHA分级有更大的改善,其中CRT治疗组NYHA分级分别有51%得到改善,45无变化,5%恶化,而对照组的比例分别为29% ,64%和8%,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对于QRS波时限在120
系列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证实,CRT是心衰患者非药物治疗中的重要方法,是符合适应证的心衰患者的一种基本治疗,其疗效的重要性与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心衰药物治疗同等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QuickOpt间期优化法的核心理念,其次分析了优化原理与目标,然后介绍了优化方法,一系列临床研究证实,QUICkOptTM优化AV与VV间期的方法安全、可靠,且便捷、省时,可有效避免因医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