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以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为例

来源 :中外古史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家和先生从哲学的高度指出:"比较研究就是对于不同对象进行的互为参照的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多用来说明对同时并列的诸对象的研究."刘先生还进一步指出:如果是历史的比较研究,可以分为两种:用以说明时代特点的共时比较;用以探索历史发展趋势的历时比较。比较并非单纯寻找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同和差异,而在于找到事物间的本质联系,了解其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历史上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比较的,但具体到某两个事物之间的比较时,就必须找到一定的视角和联系,找到作为比较的中介物,这就是比较的前提,亦即为什么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比较研究并不是将用以比较的事物的各个方面都用来拿来对照,而应该就其中的关键问题加以比较研究,所以找到可比较事物之间的关键点是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二。
其他文献
在德国宗教改革史的研究领域,罗伯特·斯克布瑞尼(Robert Scribner)这个名字是同开拓者、奠基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历史学家,如果能够在某个领域中有重要发现,就已经是一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晚期古代(Late Antiquity)研究兴起,并迅速成为极富活力和成就的研究领域.今天,晚期古代作为一种历史分期,已经普遍应用于学术实践.这个概念时间上并无
适应性传教策略是明末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制定下的令其在华顺利传教的重要策略,然而中国历史发展到清代,统治者内部矛盾及危机一再显露,而不幸的是耶稣会士却卷入了其中,并
弗拉维乌斯·约瑟福斯在其《犹太古事记》1-4卷中复述了"摩西五经"的主要内容.他的叙述线索基本上遵循了希伯来圣经和七十子本树立的典范,但也呈现出若干有别于同时代犹太教
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是公元前后世界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两大帝国引领古代世界潮流,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
大儒之效是指大儒治国之功效.在荀子看来,大儒不仅是天子三公等身居高位的统治者,同时也是精通儒学的治国之才.这一"大儒"的理念正是在人类精神觉醒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理想政
近年来在从事希腊化文明与丝路关系的研究方面,面对大量的看似容易,也很有兴趣但又无从下手的种种问题,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外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最新发现的大量的域外文献和考
历史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发展演进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由蒙昧走向开化、由野蛮步入文明的重要标志.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本文的研究有三个层次:遵循古代中西史学的内在理路,以重要史家的理论为点,从点到线(脉络),从史家学说之异中见其所同,从而揭示古代中西史学历史理论在扬弃之中不断深化的过程。
本文试图在梳理西方比较史学历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观照中国比较史学的实践,分析双方的不同特点。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比较史学虽然在方法上与西方并无本质不同,但双方还是有一些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