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其对血清BDNF、IL-23水平的影响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严重制约患者卒中事件发生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并对其学习工作、生活、家庭、社会均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带来沉重临床负担。目前针对PSD的主流治疗方法仍然是药物治疗,但因药物不良反应多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因素影响了其广泛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是一种经临床研究证实可有效应用于PSD的治疗并可改善其预后的新兴非药物疗法,具有无创、无痛、定位准确、相对安全等特点。目的研究10Hz强度下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脑卒中事件后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r TMS治疗前后HAMD-17、PSQI、MMSE最终评分差异,分析r TMS对血清BDNF及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门诊部符合入选条件的PSD患者,共58例,将入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Do-PSD组,n=29)和对照组(Control组,n=29),给予Control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Do-PSD组在Control组治疗系统化方案上,在左前额叶背外侧区给予高频10Hz刺激,以此完成r TMS治疗方案,给予50脉冲/序列,不同序间相隔20s,每次给予30序列,1次/天,每次20 min,20天设定为一个治疗周期。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第20天次日清晨采集患者外周血,ELISA法定量测定血清白介素-23、BDNF含量,比较分析r TMS治疗前后两组PSD患者HAMD-17、PSQI、MMSE评分差异,并分析比较血清IL-23、BDNF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基线资料对比:Do-PSD组与Control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甘油三脂、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病灶发生部位、病程及相关量表测评得分等一般基线资料结果方面,差异并不具备显著性(P>0.05);2.HAMD-17抑郁评分、PSQI、MMSE评分对比:经10Hz r TMS连续刺激后,两组HAMD-17、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减低,MMSE总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Control组比较,Do-PSD组HAMD-17项抑郁评分、PSQI睡眠评分显著降低,MMSE评分均显著增高,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IL-23、BDNF浓度变化:连续治疗20天后,两组患者IL-23检测值较治疗前显著减低,BDNF检测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果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较Control组,Do-PSD组治疗后IL-23浓度明显减低、BDNF浓度明显升高,具备显著差异(P<0.05);4.有效率对比:实验周期结束后,Do-PSD组临床总有率为89.66%,Control组62.07%,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P=0.002<0.01);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规定实验观察周期结束后,Do-PSD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89%(2例),Control组为3.44%(1例),卡方检验测得值?2=3.000,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r TMS对PSD患者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对抑郁心境、社会认知功能、家庭适应性等方面效果显著,并可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且具备良好安全性,这可能与其调节IL-23/BDNF相关因子水平表达进而延缓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背景脑梗死难以预测且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往往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神经元凋亡主要发生于缺血半暗带,因此阻止该区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有可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时脑损伤的程度。miRNA能够参与基因表达,抑制m RNA的翻译或促进m RNA的降解,对多种下游靶蛋白进行激活或抑制,实现对脑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腺苷是体内能量代谢相关的活
背景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很多复发脑梗死患者已经在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但对阿司匹林反应的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仍发生缺血性事件,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R),其与复发脑梗死密切相关。复发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尚不明确,其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其原因之一,明确复发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是当前神经内科
背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目前被认为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遗传相关的疾病,以室间隔或室壁肥厚为特征。超75%的患者在静息或激发状态下可发生左室流出道梗阻(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ve,LVOTO),这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衰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使用药物治疗后仍有较重
研究背景地表臭氧(Ozone,O3)污染在我国呈逐年加重趋势。大量流行病学证据显示O3吸入暴露可引起机体多系统损伤。近年来O3暴露所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受到高度关注,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是空气污染以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易感群体。呼吸道是机体暴露O3的主要通道,本研究主要探索O3对小鼠呼吸道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目的以C57BL/6N小鼠为动物模型,应用微生
背景脑梗死发病率近年来逐渐攀升,成为国内甚至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较之前有逐渐升高趋势,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问题和负担极为严重。目前对脑梗死的相关研究多是老年患者,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研究较少,并且对不同年龄段脑梗死病因分型及影响因素差异研究也不充分。目的通过对脑梗死病例的收集,研究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和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为重点人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预
背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是一种影响颅内小血管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有多种影像学表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神经损伤与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可在临床症状前期出现异常表达。既往关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疾病。研究认为,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引发线粒体的功能障碍,可造成神经功能的损害。P38/MAPK通路是SAH后早期参与调控的重要途径,应用P38抑制可有效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在蛋白组学层面上,线粒体蛋白在SAH中的变化却少有研究。目的探讨SAH的早期阶段,P
背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影像学征象主要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等。其中CMBs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SWI)上表现为信号强度均匀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病灶,主要反映小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
背景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CAS)型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常见类型,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为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分支,与颅脑血管有相同的胚胎起源,眼动脉更能反映颅内血管情况。中度ICAS为发生心脑血意外最常见狭窄类型,早期的诊断、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是人们一直关
背景脑梗死是对人类健康危害非常大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患者年龄逐渐降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脑梗死在临床上发病率最高,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有文献报道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ing factor,MIF)、细胞间黏附分子-1(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