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的土地,飞翔的灵魂——文化沃土中崛起的昭通作家群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tml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昭通文学现象,是近二十年来云南乃至全国文学界的一道景观。“昭通作家群”正在逐步壮大中走向成熟,形成了某些较为鲜明的共同的风格特征,在朴拙中透露着灵秀。在真实地描写和再现现实生活中透露出作家观察生活的机敏与睿智,同时,在表现生活、表现理想和表现自己的审美追求的过程中蕴涵着由现实生活所激发的真挚而浓烈的情感。“昭通作家群”的出现是昭通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的闪现,是昭通的文人弘扬传统、开拓创新的结果。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从文化昭通的视角探寻滋养出“昭通作家群”的土壤和环境;正论是论文的主体,鸟瞰“昭通作家群”的艺术创作风格,并摘取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进行分析;余论对“昭通作家群”的发展前景、面临的困境以及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存在的意义进行简要概括。 可以说,“昭通作家群”在创作上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全国文学的平台准确定位自己的创作成绩,明确差距,潜心创作,更上一层楼,推出更多厚重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是本文试图阐述的内容。
其他文献
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语言文字学家,他的旷世巨制《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典范,其精深与广博是不可逾越的丰碑。在语言修辞艺术方面,曹雪芹娴熟运用汉语言文字
素质教育就是按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反映在数学方面主要是一个人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等方面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反映了这
本论文从阐释学视角,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西方寓言作为一种文体和作为一个理论范畴的变迁,说明二者之间的转义关系以及寓言现代转型的特征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廓清寓
学位
姚拓是马来西亚文教界中的知名人士。他对马华文学的贡献已从他荣膺第三届马华文学奖的宝座得到印证。他的散文与小说的成就也在国、内外的评论家的著作中得到肯定。他对马华
学位
选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批评方法之一,而南宋诗歌选本在中国诗歌选本编纂史及中国诗学发展史上都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集中讨论了南宋时代的宋人选唐诗、宋人
学位
本文就建立密集波分复用多厂商网络管理系统的意义、目标进行了分析 ,概括了DWDM网管的层次结构和其中的关键技术 ,提出了DWDM网管系统应具备的主要核心功能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席慕蓉是一位创作成果丰硕,在台湾乃至大陆有相当影响的作家。她的诗文洋溢着对生命的喜悦和礼赞,同时把乡情乡愁溶入其中,成为诗文的又一个重要主题,并在这一主题上,更多地注入了
现代性应该包括两层内涵,即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与解放和作为共同体的人之现代转型。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规划同样也包涵两重意义,一方面是人的个体自由与解放,另一方面是整个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努力去实现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这就要求平时的教学必须切实考虑对学生学习渠道的拓展。如何拓展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
“物感”是在中国六朝时期成熟的审美主义文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物哀”则是日本古代具有民族特质的重要文艺理论,不了解“物感”与“物哀”,就难以真正把握中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