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上行绩效比较对工作投入和人际伤害行为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i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进行与他人的比较,以此来获得对自己的评价,在组织中,我们更倾向于和绩效表现更好的他人进行任务绩效维度的比较。不同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任务绩效的上行比较之后,面对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为了能够让组织中高绩效个体发挥更大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个体进行上行比较之后带来不同影响的原因,以及组织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根据社会比较理论,指出个体会与组织中绩效更高的人进行比较,在面对他人拥有自己缺乏的东西时,会产生较低的自我评价和反应(比如妒忌),而个体在发现与他人的差距时,有弥补两者之间差距的冲动。妒忌又分为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善意妒忌的个体会激发自己去努力提升自己,达到与被妒忌者相同的绩效表现;而恶意妒忌者更容易引发对被妒忌者的伤害行为。基于此提出,个体的善意妒忌在上行比较和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恶意妒忌在上行比较与人际伤害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此外本文还注意到,个体对组织公平的感知,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人们会综合考虑组织在分配上、程序上和互动中感受到的公平,当个体感受到自己是被公平对待时,会增强自己积极的情绪体验,也能增加个体通过努力达到比较对象水平的信心,从而产生更多的善意妒忌,并且能够削弱个体消极的情绪体验,减少恶意妒忌情绪。而当个体体验到不公平时,则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体验,并且会加深自己无法达到比较对象水平的认知,增强恶意妒忌,减弱善意妒忌。通过对237名组织在职人员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比较对象的任务绩效与个体的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个体的善意妒忌与工作投入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个体的恶意妒忌与人际伤害行为有正相关关系;(3)个体的善意妒忌在任务绩效和工作投入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个体的恶意妒忌在任务绩效与人际伤害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4)个体的组织公平感知显著正向调节了比较对象的任务绩效和个体善意妒忌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个体的组织公平感知显著负向调节了比较对象的任务绩效和个体恶意妒忌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前,中国股市的发展相对并不成熟,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维护股票市场的良好秩序,会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维护其稳定性。但是由于经济政策的实施时间、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效果的不同,导致经济政策具有不确定性,这会对我国的股票市场产生影响。股市流动性作为反映股市健康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会对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作出快速响应,而且响应程度和方向会随时间不断变化。基于此背景,本文将研究经济
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Ⅲ》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我国银行监管部门紧跟国际资本监管政策发展的步伐,适时推出了《商业银行资本办法(试行)》。通过有效资本管理,保持资本充足能够有效提升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近年来,农合机构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全面向产权关系明晰、股权结构合理、公司治理完善的股份制金融企业——农村商业银行改制转型。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担负着“服务三农、支持小微
两权分离背景下,委托代理问题产生,为解决委托代理矛盾,股权激励应运而生。股权激励一方面使股东和管理层利益一致,另一方面激励企业员工,吸引外部人才。若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不合理,会加剧委托代理矛盾。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中,有部分企业股权激励宣告失败。因此,对股权激励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确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现状、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以亿
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企业为了在这种变化中生存下来并取得发展,势必需要在考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去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战略转型就是企业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之一,并且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与此同时,白酒行业在度过了自身的低谷时期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了2021年的今天,即使在上一年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其发展势头仍不容小觑。但这些成绩更多的来自白酒企业中的高端产品,缺乏高端产品以及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后,相关文件规定定向增发可作为一种股权再融资的方式。该方式有发行成本低、无盈利要求、程序简单等等优点,因而受到上市公司的追捧,其发行规模多年来持续远超其他融资方式。然而,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加之上市公司股权较为集中,在十余年间利用定向增发输送利益的行为愈演愈烈。基于此证监会在2017年出台了监管新政,在发行价格和发行日期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然而仍然无法根除此类恶
近年来,资本市场上“明股实债”引起法律纠纷的案例逐渐增多,已引起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当下众多房企隐形的融资方式,有其自身优势。一方面“明股实债”可以为企业缓解融资压力,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在会计处理上,“明股实债”通过投资方的资本注入被计入合并报表层面的少数股东权益中,隐藏了其“实债”的性质,因此在企业偿债能力的相关指标上可以起到降低财务杠杆,甚至提高企业表观融资能力的作用。然而从性质上来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按照国际标准判定,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近几年出现下降态势,多地工业企业曝出“用工难”等劳动力短缺问题。因此,中国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制造业行业出口势必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而如何在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大背景下,使我国由“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进行成功转型,是一个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研究出发,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文
股份回购是指上市公司通过一定程序购回自己发行在公开市场中的股票。实施股份回购的企业通常希望以这种方式达到促进股价提升的目的。2005年,证监会放宽对股份回购的限制条件,允许上市公司回购市场上的流通股,因此股份回购才得以出现在国内资本市场。随着股份回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监管层为了规范发展股份回购出台了很多政策。随着相关政策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尝试股份回购,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行为
随着海外并购在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占据的地位不断加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受到国内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凸显。本文基于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结合货币政策目标规则和工具规则,选取时间跨度为1999年7月到2018年7月的21个货币政策的相关变量构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以国泰安数据库(CSMAR)中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主体,筛选得出2118件中国海外并购的实际完成交易案例,进而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
员工持股是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头戏。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全会鼓励全面实施员工持股,让企业拥有新动力,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态度,赋予员工创新创造能力,提升企业业绩、优化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发展。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各执己见,基于此,有必要研究国有企业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混改是否能提高公司绩效的问题。首先,本文梳理了有关理论基础和文献,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