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可溶性膳食纤维维持胃肠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r)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兼用菌,其含有多种活性营养物质,从香菇渣中探寻膳食纤维对发现新型有效成分、开发功能食品、促进香菇资源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针对不同结构特性的香菇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特征结构、理化性质与肠道健康功能之间的关系未知,对胃肠道保护作用机制及在功能食品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光谱、色谱、流变学、等温滴定量热法、细胞生物学、扩增子测序等现代技术方法,系统的研究了香菇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结构特性、益生菌活性保护和结肠有效递送、促胃肠道健康及协同缓解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香菇渣中不同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的结构特征和热力学、流变学特性以香菇渣为原料,经高压蒸煮技术和乙醇分步沉淀,得到了4种不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并通过单糖组成、红外光谱、高碘酸盐氧化、smith降解和1D/2D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可能的重复单元。结果表明,4种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的分子量分别为6.43×10~7(LEHSDF)、6.25×10~6(LESDF-1)、1.58×10~5(LESDF-2)和2.50×10~4 Da(LESDF-3),均主要由葡萄糖组成,以吡喃糖苷的形式存在,且LESDF-3有明显的分支结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热力学性能受其不同结构特征的影响。膳食纤维的分子量越大,降解所造成的重量损失越大。同时,可溶性膳食纤维作为添加剂改变了面团的流变学性能。添加中等分子量、高支化度的膳食纤维对提高面团粘弹性有重要作用。含LESDF-2的面团其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显著升高,表现出了高弹性。(2)高分子量可溶性膳食纤维与胰脂肪酶和胆盐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体外细胞模型、等温滴定量热法、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等,对高分子量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LEHSDF)的降血脂作用、及其与主要参与脂质消化的胰脂肪酶和胆盐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LEHSDF对Hep G2细胞脂质积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LEHSDF与胆盐没有特异性结合(表观结合常数:26 mmol/L),而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主要由疏水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力,以及包封、吸附等决定。(3)不同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的体外消化、发酵特性及其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了三种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LESDF-1、LESDF-2和LESDF-3)在体外模拟消化中的结构变化、大肠发酵产物及其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均在24小时后被完全发酵消耗。LESDF-2总糖消耗变化较慢,丙酸(55.29±0.46 mmol/L,P<0.05)和丁酸(29.26±0.38mmol/L,P<0.05)产量最高。支链结构可以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胃肠道中的消耗率,但不影响总短链脂肪酸的生成。而LESDF-3能促进类杆菌的产生。因此LESDF是一种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的营养成分。(4)不同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对植物乳杆菌LP90的保护作用植物乳杆菌作为一种常见益生菌可用于食品、保健品或药物中。为提高植物乳杆菌LP90的活性和在肠道中的有效释放,以4种香菇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分为包被材料,制备了不同的益生菌微胶囊。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对其表面性质、内部形态和细胞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微胶囊的包封率在91.67%到95.67%之间,均呈中空沟道折叠,LP90细胞分布均匀。不同的膳食纤维包衣材料影响了微胶囊的通透性、稳定性和温度可控性,改变了益生菌的转运效率。LEHSDF包被的微胶囊在胃肠道环境中的益生菌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膳食纤维包衣材料的分子量越大,支化度越低,在热处理、潮湿、长期贮存和胃肠道消化等恶劣条件下的稳定性越好。(5)植物乳杆菌和LESDF-2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联合保护作用运用Elisa、Western Blot、RT-PCR、扩增子测序等方法,研究了合生元(LESDF-2和植物乳杆菌LP90)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联合预防和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独饲喂LESDF-2和植物乳杆菌LP90相比,合生元可显著增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P<0.05),促进杯状细胞产生,提高髓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修复肠上皮损伤。可维持Th17/Treg平衡,促进IL-10(27.83±2.03 pg/m L,P<0.05)和Ig A(872.10±7.98 ng/m L,P<0.05)释放,抑制IL-17a(46.79±6.10 pg/m L,P<0.05)和TNF-α(305.67±31.08 pg/m L,P<0.05)的产生,上调Foxp3和维生素D受体的m RNA表达,减轻了肠道炎症。此外,合生元可显著促进丁酸的产生(P<0.05)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维持肠道内稳态。由此可见,合生元能有效保护肠粘膜上皮屏障,可以被用作营养补充剂以改善结肠炎。综上,本研究有助于提高香菇渣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肠道微生物群的定向调控,为开发新型功能食品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载流子在离子晶体或者极性半导体中运动使其周围晶格发生极化,这个极化场通常用声子来描述。通常,载流子与其周围的声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准粒子被称为极化子。极化子效应的研究对材料的光吸收、电导、超导、磁共振、热效应、自旋等基本性质极为重要。在新型二维材料(如石墨烯、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中,由于显著的量子限域效应,使其中的极化子效应更加明显。本论文针对置于极性衬底上的石墨烯和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构筑
学位
当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时,一般只会对它震耳欲聋和色彩斑斓的声光效果饶有兴趣,而对它所产生的另外两个副产品,即: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却并没有太在意,然而,就是这两个不起眼的“家伙”却明目张胆地对你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不信?!让我们来听听环保专家、上海市环境检测中心办公室主任黄伟民工程师的分解吧。
期刊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凭借其纳米级的粒径以及灵活的可操控性,克服了传统治疗药物靶向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治疗效果单一等缺陷,为各种重大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针对不同疾病类型构建多功能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三种不同类型的重大疾病,肿瘤、阿兹海默症和肺炎,结合疾病的类型和发病机制,构建多功能的高效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以实现对这三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
学位
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并发挥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例如血红素、叶绿素、细胞色素P-450、维生素B12等。因其独特的刚性平面、高热稳定性及电子稳定性,高摩尔消光系数,可调带隙,在仿生催化剂、有机光伏电池、光动力治疗剂、化学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已取得突出进展。本论文主要进行卟啉(Porphyrin)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可控制备与表征,及在催化、酶和分析传感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探索并构
学位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发展,加强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结合学习需求明确项目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项目主题培养学习兴趣,优化项目式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成果展示和活动评价,促进学生信息意识、数字思维以及数字化等关键能力的形成,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效。
期刊
报纸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加快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生态系统进行外部生态种群和内部生态因子分析发现,“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院校设备资源匮乏、校企培养模式落后、教师培养标准不一致和教师素养结构失衡等生态问题。因此,根据生态学理论,应把控教师层次标准、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搭建校企培训平台、完善教师素养结构。
期刊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数字化技术与教师教育治理的融合为教师教育治理方式的创新和教师教育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治理具有特定的内在逻辑,即顺应数字化转型浪潮,促进教师教育治理主体的多元协同,实现教师教育治理内容的精准定位,推动教师教育治理运行机制的建立健全。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育治理面临数字治理能力基础缺位、治理环境日益复杂化、易陷入技术简化主义的新困境。破
期刊
鞋楦的优化设计是制鞋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鞋楦曲面形状的优化对成鞋穿着的舒适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鞋楦的设计中,通过对足底压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获得人体在站立或行走时足部的形状、受力以及运动轨迹等信息,并可据此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鞋楦曲面形状。在足底压力分析的研究中,采用足底压力成像分析方法实现鞋楦优化设计的研究工作还比较初步,对成像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尚存在处理方法单一、信息获取不全面、处理模型
学位
研究电场调控材料的电输运特性与磁性不仅有利于理解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并且在能源和环境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Pb(Mg1/3Nb2/3)0.7Ti0.3O3(PMN-PT)基异质结,包括Co3O4/PMN-PT、Co Fe2O4/La0.67Sr0.33Mn O3/PMN-PT(CFO/LSMO/PMN-PT)和LSMO/PMN-PT异质结,系统研究了电场对其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