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而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更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广受关注。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同时受养殖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生猪养殖业从散养模式向规模养殖模式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模式尚不完善,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可归纳为:一、养殖成本不断提高,压缩了生猪规模养殖利润空间进而影响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二、生猪规模养殖还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合理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影响着中国生猪规模养殖的未来发展,改变传统生产中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提高生猪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考虑环境因素成为其中关键。为此,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核算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理论基础,构建考虑环境因素的固定窗式参考集Malmquist指数模型(FWML),分小、中、大三种规模对2004-2016年中国生猪规模养殖四大优势区中17个主产省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核算,分别对比和分析考虑环境因素下三种规模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趋势和区域之间差异,探讨其增长源头和适养规模,并基于此对三种规模生猪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结果表明:(1)不考虑环境因素,生猪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会被高估,使用FWML指数分析法所得结果更近似于真实值;(2)考虑环境因素的生猪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仍处于增长阶段,但小、中、大三种规模增速不同,中规模增速最快,小规模最慢,各规模主产区域间增速差异较大,中部优势区在各规模主产区中均列首位。技术进步对生猪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起关键作用;技术效率对其增长贡献不高,表现在生猪规模养殖技术使用的有效性、普及性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上,大幅提高总体技术效率,是未来提升生猪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向;(3)总的看来,小、中、大三种规模中:城乡收入差距、城镇人口比重和农村沼气用户均对生猪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除以之外,小规模生猪养殖中,政府对农业支持力度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中规模生猪养殖中,畜牧服务人员密度和治污投资强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大规模生猪养殖中,政府对农业支持力度和工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治污投资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提高生猪规模养殖技术效率以全面提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考虑各地区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采取差异化措施逐步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实现养殖规模转型;协调政府环境规制与生猪规模养殖关系,以促进其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高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的力度和效率;以人为本,提高农业从业人口人力资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