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光场特异的自旋-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动量是光的一个重要自由度,它分为自旋角动量(Spin Angular Momentum,SAM)和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这两种角动量之间可以相互耦合和转化,即通常所说的自旋-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角动量已经成为光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高速光通信、粒子操控、全息成像、量子光学、新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之前的研究发现:在自由空间的条件下,一束左旋圆偏振光束经过透镜聚焦可以产生具有+1阶相位涡旋拓扑荷的轨道角动量光束,而一束右旋圆偏振光束经过透镜聚焦可以产生具有-1阶相位涡旋拓扑荷的轨道角动量光束,这代表自旋-轨道角动量之间的转化是相互守恒的。但是,在近场条件下,通过验证可以发现,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产生一些特别的现象,即近场中存在拓扑荷相反的区域,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特异的自旋-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本论文主要对这种近场光场特异的自旋-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在仿真部分,首先仿真计算带有涡旋相位的圆偏振入射光束激发得到表面等离激元(SPP)光场,散射场的Ex和Ey两个分量的相位差始终是π/2或-π/2,说明散射场的中心区域是纯粹的左旋或者右旋。其次计算了颗粒在涡旋光聚焦后的表面场附近受力情况,结果显示粒子受力产生的力矩方向会在某个位置发生翻转,这会导致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由于颗粒的光致旋转效应可以反映自旋轨道角动量的相互作用,仿真结果理论上可以预测近场光场条件下存在特异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在实验部分,首先通过改变溶液载体来提高SPP光镊捕获金属粒子的稳定性,该项研究有助于解决SPP光镊乃至光镊领域内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降低布朗运动对光学捕获的影响从而提高金属粒子的捕获稳定性。其次利用相位调控实现聚焦光斑的移动,该项技术通过相位调控实现捕获金属粒子在水平平面上的二维移动,因此可以用来实现高精度、非接触式的光学扫描成像技术,并在光学操纵、近场扫描成像以及研究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设计一个同轴双光束光镊实验,期望通过实验来表征这种特异的自旋-轨道角动量相互转化。
其他文献
5G技术的普及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万物互联”的大背景下,信息传输网络将经历一次巨大的考验。另一方面,不断激增的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以及迫切的通信流量需求都在警示着通信容量危机的到来。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又恰逢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医疗及城市建设都对信息传输网络有着极大的依存度。因此发展新一代的信息传输网络的需求迫在眉睫。作为信息传输网络的重要组成
受光学系统衍射极限的影响,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无法分辨尺寸小于200 nm的生物结构。为了突破光学衍射极限,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应运而生。近年来出现的超分辨成像技术可分为基于受激辐射损耗的显微成像技术、基于频域调制的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技术以及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等,为研究尺寸在衍射极限之下的生物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迅速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关注。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成像技术(stochastic
涡旋光束是指相位在空间上呈螺旋分布的结构化光束,由于相位分布中心的不确定性,其光强表现为暗中空分布。涡旋光的每个光子都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独特的动力学特性、轨道角动量特性和拓扑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微粒操控、粒子捕获和光通信等领域。尤其在通信领域,由于轨道角动量具有无穷正交性,这一新的物理维度可以极大地提高光通信容量和传输速率。在涡旋光通信研究中,主要可分为模式调制和模式复用两种通信方式。模式调制
光声成像技术以独特的光学吸收对比成像机制,及跨越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多尺度观测能力,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组织固有的光学吸收特征谱,光声显微技术无需外源标记,可以实现生物组织三维形态结构的高对比、高分辨成像。传统光声显微成像系统一般采用压电型超声换能器作为光声信号的探测装置,受压电材料自身物理属性的限制,这类换能器的探测带宽往往有限。探测带宽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深
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高温特性、耐腐蚀特性,在越来越多的高精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陶瓷高硬度、高脆性和低断裂韧性导致陶瓷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传统的成型加工工艺已难以满足具有复杂形状件或具有微纳结构的陶瓷部件加工。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型制造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技术在高性能陶瓷的成型制造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有望突破传统陶瓷加工和生产的技术瓶颈,扩大功能陶瓷的应用范围,
近来人们对应力发光领域的研究兴趣日益增长,应力发光(Mechanoluminescence,ML)是指应力发光材料受到力的刺激时产生的荧光发射。应力发光将是引发许多重要技术(例如新光源,压力可视化传感器和机械电子学等)的有趣的物理光电学。应变感应的压电势能刺激光子的发射,而无需额外的能量例如光和电激发,这为制造智能光电器件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几年中,掺杂ZnS、CaZnOS、SrAl2O
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提出了相当多的方法与手段。但是在生物显微成像领域,主流的超分辨方法,例如电子显微镜、近场显微镜或荧光显微成像方法等,都具有明显的缺陷,难以同时满足高分辨、无标记、无毒无损伤等多个条件。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CARS)技术作为一种探测分子振动状态的非线性方法,能够同时得到聚焦元内多
随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领域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空间矢量光束的重要性。相较于传统的标量光束,空间矢量光的电场矢量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的性质。这一性质在与金属颗粒相互作用时显得尤为突出,矢量光束在金属颗粒上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成功应用在光学显微成像、生物传感、微纳加工、光学操控等领域,并且取得很大成功,使得矢量光束在近二十年来成为光学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之一。我们最近独立发现一种与径向偏振光束类似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二维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以提高传统SPR传感器的灵敏度。作为具有自然范德华异质结构的最新新型二维(2D)材料,与人工堆叠异质结构相比,弗兰克石具有独特的优势。相关研究中表明基于弗兰克石的SPR传感器的灵敏度与弗兰克石覆层的厚度有关。理论上可以获得190°/RIU的灵敏度,与传统的SPR生物传感器相比,灵敏度提高了62%。在此研究基础上,我们通过在弗
在工业以及自动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传感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光纤传感器的问世弥补了众多电学传感器的显著缺点,例如:电磁干扰、环境腐蚀、难以信号传输和组网等。光纤传感器最为引人注目的优点是其制作成本低并且不会产生电火花。这些特性使得光纤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桥梁建筑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面向电磁感应焊接、油气开采、航空发动机等极端环境中的测量需求,利用光纤光栅与光纤微腔干涉仪作为传感器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