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2004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气体排放、发展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型能源系统,已成为能源领域的必然选择。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IESs)以电力系统为核心,融合燃气、热力等多种能源,依托联产设备、能量转换设备和可再生能源等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可实现多种能源生产、输配、利用、存储等多环节的高度协同。IESs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因此得到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独立型能源系统相比,IESs具有如下优点:1)可实现多种能源系统的联合分析与控制,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2)可实现异质能流系统的协同规划与运行,有效降低能源生产成本、污染物排放等,带来独立规划与运行时无法达到的经济与环境效益;3)气、热等能源系统可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可观的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助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然而,IESs中多能流动态特性复杂,时间尺度差异显著,多能流耦合呈现高维强非凸特性,且系统运行环境复杂,因此在建模与协同运行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本文立足于电热IESs的安全经济运行问题,系统地分析了能流物理特性、运行调控需求与复杂运行环境,从分析与计算两个方面总结了IESs运行调控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基于此,从热惯性建模和电热协同优化算法两个层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电热IESs的建模与运行优化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IESs热惯性高分辨率建模。针对热网及建筑物中的热惯性动态过程,系统地分析了热惯性动态误差对IESs运行调控的影响。基于此,构建了可量化热惯性动态误差影响的关键指标,提出了基于“运行决策-仿真评估”框架的热惯性时间分辨率选择流程。进一步,为了实现电热能流的精确协同,提出了IESs高精度运行优化方法,保证系统运行在高效、经济的范围内。该工作为IESs热惯性的高精度建模与运行优化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框架。2)IESs热惯性聚合模型。针对IESs热惯性分析与优化问题,提出了热网等值模型与热负荷同步响应模型,进一步构建了热惯性聚合模型。其次,对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等值热电池模型,揭示了热惯性储能能力的物理本质。再次,对模型性质进行了剖析与证明,提出了几个关键定理,证明了模型的通用性与可扩展性,同时为模型应用于分析与优化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极大地降低了IESs运行优化问题的计算量。该工作为热网与建筑物提供了一个具有简洁的数学形式与清晰的物理含义的、且可直接揭示供热系统输入-输出-内部状态关系的数学模型,为IESs的分析、规划与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基础。3)基于凸优化的IESs电-热-水协同运行优化。针对IESs的电-热-水协同运行问题,建立了包含非线性约束与二次等式约束的高维非凸协同运行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模型重构与凸松弛的二阶锥松弛模型。为恢复原始非凸模型的可行解,构建了罚函数模型,基于基于凸凹过程(Convex-concave procedure)法提出了可行解恢复算法。进一步,为提高算法的收敛性能,构造了增强模型,通过模型迭代求解快速获得原始非凸模型的局部最优解。最后,详细分析了模型间的关系与算法的收敛性能。本工作所提出的方法为IESs电-热-水协同运行问题提供了算法基础。4)考虑鲁棒热舒适度控制的不确定环境下IESs运行优化。针对IESs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不确定因素,对与热舒适度相关的不确定因素及与电力系统运行相关的不确定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与建模。针对不确定性因素预测信息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IESs两阶段自适应鲁棒运行优化模型,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与用户热舒适度的鲁棒性进行协同优化。针对模型求解问题,提出了基于采样的近似方法,将模型转换为min-max-min问题,并采用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方法进行求解。本工作在IESs运行决策问题中嵌入了鲁棒用户热舒适度控制策略,为多类型不确定因素下的IESs运行决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互不相溶液-液两相间传质是液相萃取、液体污染物处理等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典型传热传质过程,是工程热物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液-液传质过程中,常常容易因传质不均而出现局部浓度差异,进而导致体系内产生沿重力方向的密度梯度以及沿着界面方向的界(表)面张力梯度,并分别诱发Rayleigh-B(?)nard效应和Marangoni效应。当这两种效应强度足以克服粘性阻力等外在束缚时,体系中会诱发
学位
大宗工矿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逐年增长制约着资源循环、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不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其中,冶金钢渣年排放量超1亿吨,但利用率不足30%。究其原因,较低的早龄期活性和安定性差是限制其在建材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突破传统技术,本论文创新地提出对钢渣粉进行干法表面化学改性的预处理方法,系统性研究了改性工艺、改性机理、改性钢渣粉及其复合水泥胶凝材料的水化、硬化特征和改
学位
随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能力的提升和保有量的增加,对高端装备运维设备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适用于高端装备内部有限空间、对其结构和核心零部件检测和维护的细长体蛇形机器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而目前只能用工业内窥镜应付这类需求,工业内窥镜功能单一、长度有限、适应性差、末端操作能力有限。国内外已研制的细长蛇形机器人身体部分抵达能力弱、刚度不可控;自身末端位置和身体姿态缺乏感知,末端操作可控性不强。因此,本文
学位
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道路的主骨架,具有交通流量大、运行速度高的特征,而快速路出入口作为实现城市路网转向的重要设施,其范围内复杂的交通环境,频繁的变道行为,极易导致驾驶员作出引起交通冲突乃至交通事故的操作,而在一旦快速路出入口内发生交通事故则容易导致严重事故以及交通拥堵。基于此,本文以揭示危险驾驶行为和交通冲突形成机理为目标,探索将交通冲突作为危险驾驶行为的度量指标,以揭示影响交通冲突的驾驶行为特征因
学位
火灾是桥梁结构的诸多致灾因素之一,常由交通事故中可燃物被引燃引发,也是爆炸、车撞桥和船撞桥的典型次生灾害。近年来,桥梁火灾事故频发,随着危化品运输的增加,研究桥梁结构在火灾下的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真实还原火灾环境是桥梁火灾研究的关键环节。现有研究把火灾近似成空间内均布且随时间升高的温度,这忽视了空间非均匀温度场的强梯度特性,也无法考虑不同的燃烧环境和桥梁几何构造对热烟气流动的影响,因此囿于简单梁
学位
因果关系是科学哲学中的核心论题,是人们古往今来追求和探索的基本观念之一。文章以干预主义因果理论为例展开对因果关系问题的探讨,该因果理论是当今科学哲学领域作为一种最新、最显著的关于因果概念的理论,自2003年起就得到学界大量学者的关注和讨论。通过对干预主义因果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探讨因果关系问题,推动人们对世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干预主义因果理论继承了早期操控主义因果理论的基本思想:如果X
学位
三维重建是计算机视觉中感知三维形貌信息的重要技术,其广泛应用于先进制造、无人驾驶等诸多领域。随着相关应用的需求提升,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从多视角获取物体完整的高精度的三维形貌成为了主要研究方向,其在复杂零件的检测、运动物体的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光栅投影轮廓术(Fringe Projection Profilometry,FPP)构建了多视角的三维重建系统,并深入研究其中多视角标定、参数在线优
学位
随着对航空对地观测系统成像分辨率要求的不断提高,航空对地观测系统已从单个天线SAR向阵列天线SAR分布式观测模式发展。相对于天基和临近空间平台而言,机载平台的机动性更大且较剧烈,分布式阵列天线会随着机载平台机翼的挠曲变形、颤振等因素产生随机抖动误差,导致阵列天线各相位中心产生严重的运动误差,各阵列天线SAR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无法确定。单个位姿测量系统已不能满足分布式阵列天线SAR的高精度测量需求,
学位
智能稻麦收获机辅助驾驶系统作业精度高、自主性强、收获效率高,对发展智慧农业、维护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收获机具有体积大、惯性大、载荷时变和后轮转向等特性,为路径跟踪及转向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带来挑战。针对智能稻麦收获机路径跟踪及转向控制系统自适应能力差、控制滞后、易受干扰等问题,研究收获机路径跟踪及转向控制系统运动特性,提出了航向自适应标定路径跟踪控制、纯追踪预测路径跟踪控制、基于质量调节因子的转向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