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精明增长”:从小汽车城市到公共交通城市——国外城市空间增长理念的转变及对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启示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的研究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内研究的核心问题,理 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发现,不同交通方式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和开发强度 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而土地利用的不同特点也直接影响了相应的交通结构的形 成。纵观工业革命之后的城市空间发展和演化实际是“小汽车城市”的发展演化, “小汽车城市”主要的特点是土地利用的“蔓延”方式,由此引发土地、交通和 环境三个主要方面的发展危机。这一过程基本上贯穿了西方城市发展的整体过 程。我国的城市发展目前也经历着类似的过程,城市建设用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伴随着大规模以道路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向四周“蔓延”,并且与快速的城 市化和机动化相辅相成,为了避免重蹈“城市蔓延”之覆辙,在借鉴和吸取西 方国家城市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对我国的城市空间增长和土地利用方式理论范式 更新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本文立足于对城市增长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和基本判断,提出“小汽车城市” 的形成过程和存在问题,借鉴近年来国外在解决“城市蔓延”问题时提出的“精 明增长”理念,提出由“小汽车城市”向“公共交通城市”转变的解决思路,在 构建这一理论框架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公共交通城市”的空间增 长和土地使用方式、社区空间组织形态和土地开发模式、“步行和公共交通友好” 的道路空间构成模式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且依据这一理论框架对我国城市空间增 长模式以及规划技术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提出了“基于公共交通系统”的城 市空间增长策略框架。宏观层面主要在提出“城市蔓延”概念的基础上,阐述“精 明增长”土地使用方式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观层面则对组成城市宏观结构的 基本构成单元——社区的演化模式进行总结,并在“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基础上 阐述社区构成模式与公共交通体系的整合;微观层面则对于“车本位”的道路规 划思路和体系进行了反思和总结,阐述了“步行和公共交通友好的道路空间”的 规划理念。 在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形态结构剧烈演化的客观背景下,本文希望能够为探 索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理论体系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城市空间增长 小汽车城市 城市蔓延 精明增长 公共交通城市 新 城市主义 公共交通友好 步行友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公共服务水平作为衡量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大中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不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筑由静态的功能容器转化为动态的有机传媒介质,由石头的史书成为变幻的互动空间,这使人们的想象力和认知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商业空间信息界面为人们提
商业牌匾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桥梁。它不但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经济利润,而且还会影响人居环境的质量和整个城市的意象,因此最终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旧建筑再利用的实施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多层面的系统。针对其复杂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旧建筑再利用理论及历史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工程实践的三个案例,着重探讨旧建筑再利用实施的
学位
摘要: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正在飞速发展,由于大量人流汇集,为许多便民服务和商业活动提供了发展契机。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空间的整合,一方面拓展了城市空间,促进了城市、建筑、交
《福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砖作、灰作、土作》是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的子课题。本文写作完全建立在大量实地调查和匠师访谈
幕墙是当代建筑的常见要素之一,是建筑形式表现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几何学的角度出发,探索幕墙设计中几何控制的方法。第一章阐述幕墙设计几何控制的理念,借鉴几何学对物体的描述
本文旨在从社会文化学的理论视角对中国建筑文化现代转型展开系统研究,探索能够反映建筑文化发展规律及其本质、引导建筑文化发展过程的宏观观念,力图构筑一个具有清晰逻辑框架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近几年来,它正逐步被应用到建筑设计领域.但是,目前其应用还主要是以表现工具的形式存在;人们
南京近代建筑在南京建筑史乃至中国建筑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尤其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其对南京近代城市建筑产生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以及留下的丰富建筑遗产,在中国近代建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