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齿锥齿轮接触斑点的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弧齿锥齿轮以其突出的传动特性而在机械传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啮合质量对于整个传动系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反映一对局部共轭齿面实际接触部分的齿面接触斑点,其状态(包括位置、形状及大小)是衡量弧齿锥齿轮副啮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控制齿面接触斑点的状态是保证弧齿锥齿轮副啮合质量最直接的方法。对齿面接触斑点状态的修正过程(即齿轮副的修配过程)是弧齿锥齿轮副在投入使用之前不可或缺的一步。欲修正接触斑点,必先对其进行测量。传统的接触斑点测量方法为目测法,只能定性地分析接触斑点,无法给出定量的测量结果,也因此,基于目测法的弧齿锥齿轮副传统修配方法弊端众多,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本文致力于将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应用于接触斑点的测量,以实现接触斑点的快速、定量测量。主要内容如下: 1.分析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接触斑点测量中的应用潜力,并针对接触斑点测量中的数据管理,明确指出了数据库技术所显示出的优越性。介绍了接触斑点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弧齿锥齿轮接触斑点的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研究。 2.研究了弧齿锥齿轮接触斑点计算机视觉测量的基本理论,这包括:统一接触斑点的评价基准、建立有映射关系的坐标系、坐标配准、坐标变换、无限细分、特征值分析等。 3.分析了实际接触斑点图像的特性,根据图像特性指导接触斑点边缘信息的提取。在真彩色图像灰度化的预处理过程中,提出了转换公式三原色系数的自适应计算方法,所获得的预处理效果为后续的图像分割提供了完整的图像信息。进而,应用基于过渡区域的阈值分割算法提取接触斑点的数字边缘,为接触斑点状态特征值的计算提供了简化但不失充足的信息。 4.在上述基本理论和图像工程学相关算法的指导下,构建弧齿锥齿轮接触斑点计算机视觉测量的实验平台,并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配合实验平台的使用,以实现接触斑点的快速、定量测量。 5.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初步构思了一种弧齿锥齿轮副高效修配系统,将接触斑点的测量、评判和修正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论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理论,对于从根本上改进基于目测法的传统接触斑点修配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对于大尺寸(尤其是内尺寸)零件的高精度、在机自动化测量方法十分匮乏。课题组此前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回转射线簇的高精度、在机自动化测量方法,经过测量实验证明可行、有效。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激光回转射线簇测量法进行测量时,得到测量值对应的角坐标是提升该方法测量能力的关键。根据对现有测量系统的分析与未来的远景规划,提出了为激光回转射线簇获取角坐标方法的要求。光电编码器是常用的角坐标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饮食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油烟气体含有多种有毒化学成分,对机体具有肺脏毒性,免疫毒性,致癌致突变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摘要目的研究传统子宫肌瘤栓塞术和部分子宫肌瘤栓塞术(UFE)后病人的受孕率。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病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回顾性分析 Abstract Objec
要充分利用45分钟,要使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学得多、记得牢,使学生在课堂上思想高度集中、不开小差,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教法生动,有较多的量和一定的速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会感到
声声笑语入耳,与天气是一点都不搭,阴沉沉的,没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豪爽,也没有“润物细无声”的温柔,有的只这一场水烟沙雨欲黄昏。不错,这便是江南的雨,总让人好生不痛快。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我满心期待,坐上回家的车。窗外雨渐渐大了起来,雨化作一条条白线,快速从车窗划过,视线停在车窗上……  雨一点一点地下,下进我的回忆里。我看见两个穿着短裤,扎着冲天辫的女孩儿,其中一个把伞丢在地上,然后跑近一棵
期刊
在现阶段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它对于整个房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都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具体施工中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裂缝问题,
列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舒适性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两个因素。随着我国铁路干线的全面提速,这两个问题更受人关注。对于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评价,常用的评价参数
本课题在新概念动态测试技术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容式微功耗重力开关。此开关是一种新型开关,具有低电压驱动、低功率损耗、微小体积、延时功能、适用于批量生产的微型器件,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用电抄收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在大量收集查阅国内外有关远程抄表系统资料、深入用户及用电管理部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
现代变体机翼是基于具有自适应能力智能新型材料为驱动器,配合相应的传感器以相应的方式应用到飞行器的固定翼上,通过相应的自适应方式(柔顺、平滑)改变其翼型形状和气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