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常见的社会行为之一,是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影响到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儿童攻击性行为就是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攻击性行为同时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连续性的发展结构,个体很早就表现攻击性的个体差异,一些儿童相对其他儿童更具攻击性,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高度的跨时间的稳定性。由此,对儿童早期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攻击连续性发展尤其是个体间连续性影响因素的探讨也日渐成为近期攻击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发展研究设计,系统、动态的自然观察、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考察了儿童4-5岁期间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及其相关家庭因素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情感氛围等的影响作用。 本研究初始样本为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济南市三所幼儿园的小班选取的7个班共217名儿童。由于转园、休假等原因,157名儿童及其母亲在原始和追踪研究中提供了攻击性行为以及家庭因素相关测评的完整数据。 采用时序滞差性追踪设计,对157名4岁儿童进行了1年追踪:运用自然观察法每隔半年对被试进行一次观察,并在第一、三次观察期间对被试母亲进行集中的问卷调查以获得家庭影响因素的信息;同时由教师对儿童的攻击性进行评定。最后获得以下研究结果: (1)4-5岁儿童最为普遍的攻击性行为形式是围绕物品损坏或抢夺的身体攻击;间接攻击的发生率最低;在行为起因上,主动性攻击多于反应性攻击;在行为目的上,工具性攻击多于敌意性攻击。这一时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多指向同性同伴,多数能够自行终止。 (2)总体而言,男孩的攻击性水平高于女孩。但就不同方式的攻击而言,男孩的身体及言语攻击多于女孩,女孩的间接攻击多于男孩,男孩主动发起的攻 4~5岁儿奋攻击性行为发展及其与家庭因素关系的追踪研究 自)儿童的攻击性水平在45岁之间总体上保持稳定,攻击性的个别差异也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 (4)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对45岁儿童攻击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同时家庭因素内部也存在互动机制,夫妻关系通过亲子互动作用于儿童的行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