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时期吴楚百年战争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uy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梳理传统史料的基础上,借用目前新出的学术观点,并利用近几十年来所出土的考古资料,对春秋时期吴楚百年战争重新进行了考察。   关于吴楚之争的原因,人们一般从政治层面进行分析:春秋时期,楚晋两强争霸,晋联吴抗楚,楚则与越结盟,吴楚之争(以及吴越之争)是楚晋之争的余绪。然而,借助近几十年来考古发掘的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政治联盟或许只是吴楚战争发生的表层原因,在战争背后其实还有更为深层次的经济利益驱使--吴、楚两国对皖南铜矿的争夺。   百年吴楚战争,随着两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双方实力的消长,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始发期--发展期--高潮期--结束期。每一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在始发期,吴对楚屡加骚扰,而楚的目标仍旧是进取中原;在发展期,楚以盟主的身份率众诸侯伐吴,吴暂处下风;在高潮期,楚内外交困,吴对楚施以反攻,最终以吴入郢都达到战争的高潮;在结束期,吴谋求争霸中原,楚因外患内忧而锋芒渐隐,吴楚只在陈国归属上有所摩擦,战事渐少,直至吴亡。我们通过对两国争夺较勤的州来等三邑归属的考察,便能很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双方实力的彼此消长情况。此外,本文还对战斗的方式进行了考察,发现吴、楚水上战争频繁。   出土资料是治先秦史所不可或缺的。本文对吴楚之战主战场江淮地区以及吴国本地所出土的有关考古材料进行了梳理分析。这些材料可以根据其信息程度的大小分为直接反映战争的与间接反映战争的两类。直接反映战争的材料,因为其上有铭文,且能够与史籍记载相符合,是地上文献所载的吴楚战争之地下实物印证。然而大多数材料是没有铭文的,我们只能通过分析其文化因子,希图捕捉到吴楚战争的遗影。   吴楚战争对当时社会和此后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吴国在东面牢牢地牵制住了楚人的北上,为中原文明的转型和传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在战争期间,吴楚也由蛮夷逐渐夏化,至战争结束的春秋末期,两国与中原已有了广频的交流并且已经高度地华夏化。此外,吴楚之间在战争的背后也有着文化的交流。同时,在江淮地区,吴楚的征战也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冲击。在战争期间,江淮地区的众多古族、古国纷纷被灭,其存在历史极其悠久的文化也便从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可以依托的物质基础。这为此后当地融入华夏文明圈开辟了道路。  
其他文献
本文以晚清文官俸制的变迁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文官俸制变迁原因、变迁过程的分析,探讨晚清文官俸禄制度安排的是非得失,并透视晚清的吏治、财政状况。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世界70%的人口将住在城市.届时,世界城市总人口将与现在的全球人口几乎同等.在短短的1个世纪里,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口从10亿增加到60亿.这个趋势将形
期刊
许瀚(1797-1866),字印林,山东省日照市人。道光、咸丰间著名学者。在古文字、古声韵、金石、古器物等方面均有所涉猎,在校勘学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许瀚的校勘学成就可以从校
1911年英国自由党政府出台了史无前例的《国民保险法》,其第一部分就是《国民健康保险法》,然而国内外却很少有人对它做过研究。作者认为,《国民健康保险法》的问世在当时确乎是
学位
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从16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18世纪前期。英国在旧有的封建胚胎中,诞生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因素,社会呈现出二元结构。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除新加坡这华人占多数国家之外的华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作为一个“外来群体”,马来西亚华人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是由
本文主要以1912-1937年北京的婢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蓄婢家庭、婢女来源,以及婢女的劳动生活,探讨蓄婢的影响和蓄婢屡禁不止的原因,揭示这一时期北京婢女的生存状况。 本文
本文研究了枳椇籽油中α-亚麻酸的富集纯化及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皂化工艺条件:以乙醇为皂化介质,皂化比例为1∶6.0,皂化温度为45℃,皂化时间为30 min.采用尿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