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认同建构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along14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七年”时期也就是1949年到1966年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政治意图是十分明显的。通过对阶级分析、阶级压迫的表现,明确少数民族群众的阶级身份。以对剥削压迫阶级的控诉,打破民族内部的认同。宗教、迷信被简单地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加以表现。而汉族的工作组、军队、医生、贸易队等作为帮助者、恩人的角色,和少数民族人民一道,或共同参与革命斗争,或共同建设家园、带少数民族人民过上好日子。以这种阶级兄弟情谊,唤起少数民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美帝国主义、国民党的代表作为恶的典型担当了叛乱以及各种负面事件的幕后黑手,而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人民,都最终认识到坏人的阴谋,从而更坚定地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可以说,在这些电影中,先进/落后、文明/愚昧、阶级兄弟/阶级敌人、压迫/被压迫、旧社会/新社会、新中国/美蒋集团等这样一系列二元对立,规约与简化了这个世界。有一些东西被有意或无意地排除或遮蔽掉了,如民族意识、宗教观念、以及多民族国家中民族离心倾向的历史因素、民族之间的利益矛盾等。“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一种不无独特的方式,构建起少数民族人民对党、国家的认同。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各项制度壁垒的开放,我国农民跨区域流动规模在不断扩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在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
<正>《香菱学诗》一文中,最让人感怀的莫过于黛玉的乐为人师与宝钗的不愿为师。这一匠心独具的安排显然是作者有意而为,却又处处显示着宝钗与黛玉两人的性格特点完全不同。对
<正>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一轮的"西风东渐",域外文艺理论、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传播到中国大陆来,作家们广泛探索,尝试各种创作路数,中国文学呈现繁荣景象。在这一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21世纪的公民正面临着崭新的选择、机遇与挑战。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新技术
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博物馆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所以博物馆藏品信息采集工作在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观众对
电力企业的自然垄断特性与其产成品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电力监管部门需要对电力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管。尤其是以后电力产品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法后,真实的、有效的、完整的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率先受惠于改革开放,众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壮观的“民工潮”逐渐形成,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的同时,也一
在轨道车辆车体等工程结构上,焊接是最主要的连接方法,然而焊接结构经常发生断裂事故,其中90%为疲劳失效。影响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焊接缺陷、接头类型、焊缝形状和
1.研究目的1.1系统评价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提供循证医学证据。1.2通过对“冠心病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数据库的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心血管病急症,在冠心病中是极其严重的临床类型,近些年统计数据显示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