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网络药理学研究及85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nim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阳和汤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以及发病规律等情况,为进一步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提供思路。研究方法:1.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患者,结合病理诊断及中医诊断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阳虚痰凝证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入选。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坏死病灶清创术联合OPS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联合阳和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6月内的一般情况、BMI指数、病程、实验室检查、临床治疗情况及复发率等,对病例症状情况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项之间的差异性。2.选择阳和汤方剂外加浙贝母、夏枯草、皂角刺为研究目标,以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运用TCMID数据库、swiss ADME数据库及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并筛选阳和汤中药物的有效成分和对应的靶点筛选,通过Genecards数据库、TTD数据库、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数据库网站(OMIM)、Dis Ge NET数据库对疾病靶点进行筛选汇总,将药物靶点与GLM疾病靶点取交集。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平台构建靶点PPI交集网络;Metascape数据分析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研究结果:1.(1)经病理诊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85例。均为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主要分布于30-40之间,其中仅1例为双侧乳房同时发病,余下均为单侧发病,末次生产时间与本次发病之间主要分布于2-4年之间,所有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乳房肿块伴疼痛,其中以肿块为始发症状的为30例,以肿块伴疼痛的为6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6月、12月进行随访;(2)依据身高体重对85例病例计算BMI值,两组BMI值无显著差异(P>0.05);(3)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及换药时长进行比较,住院时间没有差异性(P>0.05),但治疗组换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可比性(P<0.05);(4)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相比术前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术前与术后泌乳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相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差异性(P<0.05);(5)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综合评估两组疗效,治疗组在中医症状评分、复发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阳和汤方中药物有效成分共162个,药物靶点449个,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疾病靶点共441个,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37个交集靶点,KEGG富集通路共196条,对前20条进行可视化及分析。预测分析核心成分为山奈酚、木犀草素、木脂素,核心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介素-2(IL2),关键的生物学进程及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以及TNF信号通路等。结论:阳和汤可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以及TNF信号通路中参与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多个靶点,在GLM治疗过程中起到抗炎、抗感染的作用,达到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收集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出生日期运气因素,探讨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因素与缺血性中风病的相关性;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日期的五运六气因素及各纳入年份运气格局和发病人数分布,探讨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病时间规律。为临床应用运气学说指导缺血性中风病的防治打好基础。通过对壬寅年(2022年)五运六气格局进行推演,分析预测壬寅年的发病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针灸干预防治措施。方法:研究
学位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取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的脑卒中后合并尿潴留的患者60例,将已经通过脑卒中后尿潴留纳排标准筛查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均根据相关指南和患者个体病情予以不干扰排尿功能为前提的调脂降压、控制血糖、抗板、抗凝、
学位
目的:1.使用Meta分析来系统评价针刀治疗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本研究临床研究部分提供可行性依据和治疗思路。2.观察筋骨针刺法与毫针刺法两种方案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明确筋骨针疗法对于颈性眩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1.应用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4月中外各大数据库中关于针刀治疗CV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严格按拟定的
学位
目的:1.本课病例来探究儿童抽动障碍18岁成年期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对18岁成年后仍存在抽动症状的患儿的横断面调查,来了解18岁以后存在抽动症状的现实情况,为患儿以及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2.通过对比中西药治疗后的预后结果,来探讨中西药治疗抽动障碍对远期预后的影响,为患儿以及临床工作者的治疗方式提供合适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自2000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期间,就诊于天津
学位
目的:探讨针刺干预次数对不同程度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针灸综合疗法对PSCI患者临床效应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基于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平台搭建的针灸干预中风病队列,通过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人口学信息、病史信息、实验室检查、治疗信息、量表评价信息以及不良反应
学位
目的:观察并评价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PT)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寻其相应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30例梗死区域位于右侧基底节和(或)放射冠的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干预组,其均为首次发作且伴左下肢运动障碍,予以醒脑开窍针刺联合PT治疗,治疗频率为5次/周,连续3周,共计15次。并于基线和治疗3周时分别对患者进行
学位
目的本研究观察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相比较,旨在为临床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提供更有效的针刺治疗方案。方法依据中风后足内翻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于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70例。通过SPSS25.0生成随机数字表,使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所招募患者等分为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以减少影响本研究的各项干扰因素。治疗组采用经
学位
1研究背景与目的根据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CKD发生率约为10.8%,全球CKD发生率约为13.4%,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有研究统计CKD中HF的患病率在17%-21%,而到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HF患病率可达44%。根据2010年发表的专家共识,将临床上由心脏或肾脏中一个器官急、慢性功能障碍导致另一器官一系列急、慢性功能的损害定义为心肾综合征(CRS)。中医学未有“心肾综合征”这一病名的记载,但
学位
背景:脏腑图点穴法作为中医药宝库中较为特色的一种疗法,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诸疾。然而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手法量效只是简单的描述为“以量为效,气通有效”,这种量效方法效率较低,对于初学者往往无法适从。手法操作是决定推拿疗效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力度、频率、施术时间以及施法方向等指标。为了确立不同手法频率与疗效的关系从而提高临床效率,故进行本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脏腑图点穴法不同手法频率对肝胃不
学位
目的:从冠心病的病变特点出发,以团队的血-脉-心-神理念为基础,总结阐释冠心病血、脉、心、神的病变特点;提出血、脉、心、神不同时期的组方用药;并以畅脉稳斑为基础,阐释畅脉稳斑方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畅脉稳斑方药干预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畅脉稳斑方药在不同冠脉病变患者中的疗效差异;阐释畅脉稳斑方药发挥畅脉、稳斑的起效机制。方法:1.总结团队辨治冠心病理念的演变,以及基于该理念提出的理法方药。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