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101》迷群身份认同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ug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促进了新一代网络综艺选秀节目《创造101》的诞生,偶像“养成”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在“养成”偶像过程中,迷掌握了“造星”主导权,参与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为迷群提供了深度参与的途径和平台,这些都对迷群的身份认同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新闻传播学意义上的考察价值。本文选取“偶像养成”节目《创造101》的迷群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对迷群的身份认同进行探讨。本文通过网络文本分析迷和迷群在“养成偶像”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和想法,并通过访谈了解迷对偶像以及自身身份的看法,由此来探讨迷和迷群的心理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对新的造星模式下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分六个部分来研究《创造101》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对迷文化和“偶像养成”节目这两者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理论进行梳理,从中发现本文研究的方向与创新之处:研究迷群的身份认同,并着重从节目的特殊性、新媒介技术、身份认同出现消失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三、四、五部分为主体研究部分,对应文章第一、二、三、四章。第一章从新媒介环境入手,分析新媒介技术对“偶像养成”、迷的特征、迷群身份认同产生的作用,这些奠定了迷群身份认同的基础。第二章研究迷的自我身份认同:迷通过实践活动、自我反思和与他者互动三个方面实现自我身份认同。实践活动是迷进行认同的具体行为,迷的情感投射和把偶像当作过渡性客体是在心理层面进行自我认同,探讨了“我”与“自我”的关系。迷之间的相互认同以及迷的实现价值也促进迷进行自我认同,实现了迷“理想自我”与“他者评价”的相统一。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探讨迷群的群体身份认同。网络平台和众多迷对同一个偶像的喜爱塑造了迷群。迷群通过划分群体边界、进行群内互动、与他群和社会大众作“抵抗”等行为实现群体身份认同。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主要分析迷身份认同消失的表现和原因:因为节目结束后参与感和在场感消失、与偶像拟态亲密关系破裂、偶像“人设”倒塌等原因,造成粉丝转为路人、粉丝脱粉回踩等身份认同消失现象的出现。最后,结语作为第六部分对文章做了总结:迷群的身份认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受到媒介技术、偶像与迷的关系、迷群的交往互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迷群经历了建立自我身份认同、实现群体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消失这一系列的变化。迷群身份认同的新变化也丰富了参与式迷文化的内涵,对研究新时代的迷文化具有参考性意义。
其他文献
数学涉及到三维空间、动态过程、复杂计算等问题.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数学教学的形式比较枯燥、抽象。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讲.学
焦作底层方言的“子”尾,是其方言中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现象,与普通话中“子”尾的存在形式差别很大。焦作底层方言中存在着变韵表“子”尾、“儿”化韵表“子”尾、“子”尾的
目的:探讨遗传性小耳畸形家系FGF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遗传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的FGF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32例,同时以20例
《创造101》的粉丝消费实践较为集中地体现出了当下中国粉丝消费的新表征。第一,从消费的性质上讲,粉丝的消费是推动偶像诞生和节目进行的动力;第二,从消费的方式上看,粉丝之
近年来,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此,我们要探求一条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之路,大力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向生态化转变。促进东北地区经
阿拉伯文本的《卡里来和笛木乃》与希腊的《伊索寓言》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寓言故事集。比较研究这两部书,不仅可以发现,印度文学通过阿拉伯文学传播到欧洲的清晰路线,而且还能
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下文简称为"评价准则")中的"过程管理"一章,将组织经营运作的所有过程划分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并分别从过程的识别、过程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下一种新趋向和新特征。流量明星的出现改变了娱乐工业的发展走向,也深刻影响着粉丝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集体行动。微博超话社区
应用前向多层神经网络建立了CAPP中选择加工方法的理论模型,并开发了原型系统,该系统能为典型回转体零件上的各待加工特征快速,合理地选择加工方法。
在21世纪的今天.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很多种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但是.在中学教学中生物学科仍然是学生、教师眼中的“副科”.引不起他们足够的重视.这与长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