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节能技术在寒冷地区农村小学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荣成北港西村小学改造为例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ou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教育工作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基本手段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农村小学建设是普及教育工作的重点部分,是完善农村相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全面落实,国家重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并对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小学的危房校舍进行了改造,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显著地作用。虽然国家的政策方针都在重视农村学校校舍的建设,但是却忽视了校舍中由于设计的不合理所带来的的建筑能耗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偏僻寒冷的地区,忽视学校建筑中的能耗问题,导致的农村学校建筑能耗过大,对能源浪费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城市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发展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好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等一系列的公共教育资源都聚集在城市。而位于农村的学校,特别是位于偏僻寒冷地区的农村学校,由于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学校的建设初期就没能力考虑校舍的能耗问题,使得学校的采暖能耗过大,再加上室内的热环境质量差,很难给学生一个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   由于寒冷地区在我国分布地域广阔,农村学校分布广,不可能进行全面调研,但是所受主要气候类型大相径庭,所以选取寒冷地区山东有代表性的农村小学进行典型研究。作者对山东省几个地方的农村小学进行走访调研,对所取得的实际材料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寒冷地区农村小学由于在校舍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缺陷,所导致的高能耗的问题,并把这些作为此类学校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资料,从这些典型高能耗建筑实例中总结出共同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村镇小学节能设计的具体对策。   首先从规划选址布点和优化布局设计方面考虑布局形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选取最有利的规划布局作为基本的节能手段。其次以寒冷地区农村学校适宜性节能设计原则为基础,对于学校建筑设计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加以探讨,并分别从平面形式及体形系数、内部空间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阳光间出入口节点设计以及建筑围护结构等被动式节能技术方面的角度来探究建筑设计。再次,农村学校所在地区可再生资源十分丰富,在学校建筑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优势,使之替代原有的建筑材料,这不仅可以降低农村学校建筑的造价,还可以增强建筑的保温性能,对建筑节能十分有利。在寒冷地区的农村学校建筑中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对于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积极性;还能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推广起到宣传促进作用。因地制宜针对适合寒冷地区农村学校的现状,以廉价发展成熟的节能技术代替成本高的节能技术。最后根据以上提出的适宜性节能技术,对山东荣成北港西村小学现状进行适宜性节能技术分析,并提出节能改造方案对策。   本文希望通过对山东省荣成北港西村小学适宜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对策的研究,来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改善村镇学生的学习环境,缩小城乡学生在学习环境上的差距,使那些身处寒冷地区的学生也能有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这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同时,降低寒冷地区农村小学建筑的能耗,是减轻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的有效方式,还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因此通过对影响寒冷地区农村学校建筑高能耗原因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技术策略,对推动寒冷地区农村学校建筑节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建筑从诞生伊始便在人类生活中担当起文化载体的角色,在人类的语言、文字等抽象表意系统出现之前,建筑与建筑环境便被用于维系若干代人之间文化习俗信息联通性的纽带。回族乡村
在中国城市更新模式从增量发展到存量发展转型背景之下,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随着工业遗产的价值得到深入发掘和广泛认可,对工业遗产的合理保护与再利
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内完整且连续的一部分,与城市空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建筑设计深受与其关联的城市空间问题的影响,同时在建成后将反过来影响城市空间。建筑师关注的问题从建筑本
通过对中小学的校园规划与建筑景观设计的文献资料的阅读,对于校园建筑组团的结构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相应策略并结合安康中学高新分校方案设计进行实证。  中学设计重点在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区公共空间既是城市重要交通节点又是该区域内居民主要的生活场所,轨交站区的城市公共空间应同时具备疏散高密度人流以及满足居民公共生活的双重功能,站点
我国中小城市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均面临着城中村问题的困扰,以城市边缘区更为突出。由于对这类城中村缺乏针对性研究,在具体操作中往往简单地套用大城市典型城中村的更新模式,既不
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是人类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共同追求的目标[1]。“和谐社会”蕴涵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近年来,“同城化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我国各大、中城市均有明显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截止2011年12月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突破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突破50%。城市化带来诸如用地面积紧
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如火如荼建设,其影响下的城市中心区更新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亚洲发达地区是世界上公认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功地区,也给当地城市中心区更新带来许多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深入,城市交通复杂地带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加,空间复杂程度加剧,与之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面临巨大挑战。此类公共空间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