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并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症状、术后病理情况、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结果。并通过电话方式门诊复查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的内容包括患者术后有无服用靶向药物、服药时间、有无复发、复发时间、生存情况。辅助检查主要为胃镜、腹部CT(平扫和增强)及腹部MRI,末次随访日期为2021年4月。选用spss 22.0软件统计对所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段,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情况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应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进行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分析并构建中高危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模型。结果:一般情况:统计了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确诊为胃肠间质瘤患者23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02例(44.35%),女性患者128例(55.65%),男女比例为1:1.25,患者平均年龄为55.60岁,年龄<55岁的有117例(50.87%),≥55岁的有113例(49.13%)。就诊症状:初次就诊症状主要包括腹痛及腹部不适98例(42.60%),消化道出血90例(39.13%),体检发现29例(12.61%),消化道梗阻及腹部肿物13例(5.65%),肿瘤位置:其中位于胃的有148例(64.35%),位于十二指肠的有29例(12.61%),位于空回肠的有44例(19.13%)),直肠的有9例(3.91%)。临床病理结果:肿瘤细胞组织形态主要为梭形细胞,有210例(91.30%),上皮细胞型的有14例(6.09%),混合型细胞有6例(2.61%);肿瘤最大值>2cm≤5cm的有154例(66.96%),>5cm≤10cm有62例(26.96%),>10cm的有14例(6.09%);核分裂数≤5个/50HFP的有208例(90.43%),>5个/50HFP≤10个/50HFP的有18例(7.83%),>10个/50HFP的有4例(1.74%)。按照NIH分级标准,肿瘤危险度分级情况:低危的有148例(64.35%),中危的有65例(28.26%),高危的有17例(7.39%)。免疫组化情况:CD34表达阳性的有199例(86.52%),CD34表达阴性的有31例(13.47%),CD117表达阳性的有226例(98.26%),CD117表达阴性的有4例(1.74%),DOG-1表达阳性的有221例(96.09%),DOG-1表达阴性的有9例(3.91%),SMA表达阳性的有40例(17.39%),SMA表达阴性的有190例(82.61%),Desmin表达阴性(100.00%),S-100表达阴性(100.00),Ki-67值<10%的有214例(93.04%),≥10%<20%的有9例(3.91%),>20%的有7例(3.04%)。基因检测结果:其中有15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基因结果可查询或随访到,这15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当中发生KIT突变的有14例(93.33%),11号外显子发生突变的有8例(53.33%),9号外显子发生突变的有2例(13.33%),13号突变的有1例(6.67%),11号和13号外显子均有突变的有1例(6.67%),12号外显子和17号外显子均有突变的有1例(6.67%),17号外显子突变的有1例(6.67%);发生PDGFRA突变的有1例(6.67%)。患者治疗情况:这些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情况:术后随访结果为无复发的有195例(84.78%),复发的有35例(15.22%)。结论:1.与CD34相比,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和DOG-1的阳性表达率更高;2.与小肠间质瘤相比,胃间质瘤与直肠间质瘤更易早期发现,因为部分胃或直肠早期便可产生临床症状。3、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与肿瘤部位有关,位于胃部的间质瘤预后较小肠和直肠要好。4、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危险度分级、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增殖指数、与患者预后均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背景:近年来,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已成为全球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损伤主要是由颅内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病理疾病,如缺氧、氧化应激、水肿形成、炎症反应等。临床实践发现,当脑缺血一定时间再恢复血液供应后,部分病人的大脑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反而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功能障碍,这一现象临床上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
学位
研究目的微小RNA(mi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参与调节肿瘤的增殖、凋亡、转移、血管形成等各种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miR-144-3p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并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抑制肿瘤的转移。然而,miR-144-3p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临床意义和生物学功能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4-3p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和机制,为结直肠癌的防治
学位
目的:浓缩物I复合物中的非SMC亚基(NCAPG),可以促进肝细胞癌(HCC)的增殖,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讨NCAPG影响PTEN的机制进而明确NCAPG影响HCC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Oncomine数据库分析NCAPG在H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HCC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NCAPG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构建裸鼠
学位
实验背景与目的:CENPU是重要的着丝粒丝粒结合蛋白之一,是CCAN网络(constitutively centromere-associated network,CCAN)的重要原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ENPU表达情况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本研究拟通过细胞学、动物学和组织学三个途径研究阐明CENPU在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中的作用和机制,为胃癌发生、进展的
学位
研究背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约为1‰~5‰,全球总患病人数约为1700万。近半个世纪以来,得益于产科技术、围产医学以及新生儿医学的迅速发展,新生儿死亡率、死胎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一些在过去很难生存的高危儿得以存活,而这些高危儿罹患脑瘫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这使得近年来脑瘫的发病率并无明显降低。由于脑瘫致残率
学位
背景:转录因子SPI-1原癌基因(SPI1,又称PU.1)是免疫系统信号传递的关键调节因子,对髓系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然而,SPI1在胃癌中的潜在作用以及SPI1与胃癌免疫浸润的关系尚不清楚。方法:本研究利用Oncomine、Timer、Kaplan-Meier Plotter和TCGA等多种数据库,探讨SPI1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和预后价值。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探讨胃癌组织中S
学位
目的:通过提取小鼠来源的软骨细胞及骨髓来源单核细胞(Bone marrow macrophage cells,BMMs)进行体外实验,探讨安全浓度范围内的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在保护软骨细胞及抑制破骨细胞活化方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同时通过前交叉韧带横断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ACLT)建立小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
学位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OS)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年人。虽然近年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骨肉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癌细胞会优先使用糖酵解而不是氧化磷酸化来满足其能量和生物合成需求,这种现象被称为Warburg效应。糖酵解是多种癌症的一个驱动因素,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癌症靶向治疗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筛选了骨肉瘤样本的糖酵解相关基因并建立了一
学位
目的:建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分离培养大鼠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通过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探讨糖尿病大鼠皮肤和正常大鼠皮肤表皮干细胞中Ln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及相关性,为糖尿病创面愈合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DM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DM组大鼠一次性腹腔
学位
目的 研究和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对化疗后急性白血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本院2021年6月~2022年7月先后两个时间段收治并接受化疗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疾病认知水平、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负性情绪通过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