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对苯噻菌酯和咯菌腈的抗药性风险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to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蔬菜、果树、花卉等200多种植物中均能发生。该病的防控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灰葡萄孢菌是一种高抗药性风险的病原菌,对生产中常用的杀菌剂如多菌灵、乙霉威、嘧霉胺、腐霉利和啶酰菌胺等已经产生了抗药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苯噻菌醋(benzothiostrobin)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创制的一种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醋类杀菌剂(Qols),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已经进入我国的农药登记程序。本文通过研究灰葡萄孢菌对苯噻菌酯的生物学特性、建立敏感性基线,评估其抗性发生的风险,并初步探讨其抗性机制,为灰霉病的可持续防控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苯噻菌酯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活性高于同类杀菌剂嘧菌酯;2.苯噻菌酯具有较好的跨层运输能力,但向上和向下的输导活性差,对灰霉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25 μg/mL时防效高达95%以上;3.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建立了灰葡萄孢菌对苯噻菌酯的敏感性基线,EC50值变化范围是0.0033~0.3921 μg/mL,平均EC50值为0.0859±0.0788 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单峰曲线;4.苯噻菌酯与其它Qols如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存在正交互抗性,但与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5.苯噻菌酯抗性菌株的生物适合度(菌丝生长、产孢能力和致病力)与敏感菌株相比无显著性差异;6.抗性菌株的细胞色素b(Cytb)143位发生点突变,基因型为G143A。综上所述,评估灰葡萄孢菌对苯噻菌酯存在较高的抗药性风险,建议苯噻菌酯与其它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合使用来有效控制灰霉病,以降低抗药性发生的风险。由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的咯菌腈(fludioxonil)是目前防治灰霉病的有效药剂之一,2012年在我国获得登记。但国外已有灰葡萄孢菌对咯菌腈低水平抗性的报道。本文于2012-2014年检测了江苏和山东部分地区灰葡萄孢菌对咯菌腈的抗药性情况,并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田间、室内抗药性突变体的特性,对咯菌腈的科学使用和抗性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江苏地区未发现抗性菌株,但是从2013年分离自山东寿光的黄瓜灰葡萄孢菌和2014年分离自山东潍坊的番茄灰葡萄孢菌株中,发现了抗性菌株,低抗频率分别为10.67%和17.21%,高抗频率分别为2.67%和1.30%,这是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田间高抗咯菌腈菌株;2.药剂离体驯化获得了 6株咯菌腈抗性突变体,抗性稳定,抗性倍数30~>10000;3.与敏感菌株相比,田间高抗菌株和药剂驯化抗性突变体的生物适合度(菌丝生长速率、产孢能力、致病力)均显著下降,并且对渗透胁迫(如0.8 M葡萄糖、0.5 M山梨醇、0.5 MNaCl、0.5 MKC1、0.2MCaCl2和0.3MMgCl2)高度敏感;4.用1μg/mL咯菌腈处理4h后,敏感菌株菌丝体内甘油含量及Bchog1表达量显著上升,上升幅度显著高于田间、室内咯菌腈抗性突变体;5.田间、室内高抗突变体的Bos1基因均发生突变,但二者有显著差异:田间高抗菌株的突变位点均位于该基因近N末端的HAMPs结构域,而药剂驯化高抗突变体的突变类型分为两种,位于HAMPs结构域,或者位于近C末端的HATPase_c结构域。因此推测:灰葡萄孢菌对咯菌腈高水平抗药性的产生是由菌体Ⅲ型双组份组氨酸激酶Bos1的突变引起的,该突变降低了菌体在药剂胁迫下HOG-MAPK途径的激活水平,使菌体内部甘油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进而使其在药剂作用下存活下来。田间咯菌腈抗性群体的形成应引起人们密切关注,需改变该药剂的使用技术,降低药剂的选择压力,采用与其它杀菌剂轮换或混配使用技术,延缓抗药性的形成、发展和流行。频繁使用单作用位点的现代杀菌剂容易产生抗药性,为了延长现有防治灰霉病药剂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复配技术,旨在筛选出有效成分相容性好、生物活性高、增效作用显著的杀菌剂配方,这对灰霉病的防治及抗药性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果表明:1.苯噻菌酯与A、苯噻菌酯与B分别以1:1、1:4混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SR值分别为3.2和2.5;2.这2种复配剂对灰霉病的温室防效优异,在25 μg/mL时防效达到100%,而且复配剂对灰霉病的防效要优于相同剂量各个单剂的防效;3.筛选出的这2个配方对灰葡萄孢菌多抗菌株也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EC50均小于0.06 μg/mL,且MIC<0.5 μg/mL。因此,本文研发的2个杀菌剂配方对灰霉病的抗药性治理具有重要价值,但仍需要进一步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研究了大掺量(30%以上)粉煤灰对大体积混凝土强度、抗裂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虽早期强度、极限拉伸值较低,但因弹性模量、干缩变形也减
镁作为一种重要的矿物元素,参与植物防御反应和新陈代谢等活动,对植物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纳米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较小尺寸效应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比普通材料具有更好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世界性的土传植物病原菌,其地理分布十分广泛,可危害660多种植物,造成棉花、草莓、辣椒、西瓜等多种农作物重大经济损失。国内
栗疫病(Chestnut blight)是栗属(Castanea)植物上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害,也是世界著名的森林病害之一。本文对栗疫病菌的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用标准交配型菌株对中
本文以番茄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以中草药F为研究对象,通过液-液分配、柱层析等方法从中草药F中分离得到主要抑菌活性成分2006-HS,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采
我国最早的新闻画面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闻电影,该厂1993年10月划归中央电视台领导,我国的新闻电影实现了转型。电视新闻的迅速崛起,迎来了新闻纪录片传播的
散打教学和训练过程当中的安全问题,是影响武术散打教学能否持续进行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散打教学与训练当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运动员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安全问题
双生病毒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的单链环状DNA病毒。目前,双生病毒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并已经在很多国家的经济作物上引起严重的危害。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海南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Lepidoptera:Pyrlidae),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二化螟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由于不合理用药,
针对粉粒物料水分在线连续测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将快速失重法和电导法有机结合,对复合式水分测量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了复合式水分测量模型.为粉粒物料水分测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