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赣州的实践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AN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我国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百年历程,不难发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其一贯的奋斗驱动力。就当下而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然包含优美的生态环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为出发点,旨在从多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一两难问题开出药方,也为建设美丽地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特色智慧、中国特色方案和中国特色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阔步向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充分证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论断性、全局指导性、鲜明创新性和有效实践性。本文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哪里来”到“做什么”“怎么做”,再到“为什么好”“为什么行”,最后落脚于“地方如何继续推进”的思路,深入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相关理论。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经过了一定时期的演进和积淀,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在把握其理论渊源和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全国各地重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以此为科学指导付诸实践的社会共识,选取有革命老区示范意义的赣州实践具体论述地方如何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力求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核精髓,系统掌握其实践路径和科学理解其实践伟力。论文主要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讲述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具体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及西方生态文明思想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的温润土壤,解答其思想“从哪里来”的问题。第三章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具体展开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和核心原则,其中重点梳理为我国各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谋篇布局、提供行动有序性实践有效性行动纲领的六大核心原则,分别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回答生态文明建设“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第四章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赣州的实践。选取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进示范地——赣州,梳理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开展的系列工作以及取得的生态成绩,以实践成效反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什么行”“为什么好”的问题。第五章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启示。结合具体实践,从指挥意识强化引领,民生理念谋求发展,构建环境保护多元共治,底线思维落实保障等方面总结提炼实践启示具体探索“地方如何继续推进”的问题。
其他文献
在马克思的思想宝库中,我们不难发现,自由思想是贯通其心路历程的思想主线,是其思想整体的价值旨归,深入研究自由思想,揭示其背后的思维逻辑十分必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1857-1858年手稿》)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手稿,其中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自由思想。马克思运用历史与辩证思维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揭示人的自由,全面考察了人的社会关系与生存状态,把社会生产实践及生产关
学位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众多不同“主义”为指导的社团组织,他们对于中国的进步发展,形形色色思潮的演进,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四时期进步社团的兴起,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阶级状况、社会思想基础息息相关,世界革命形势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发展,阶级觉悟逐渐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让广大中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视灾害治理工作的开展,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灾害治理的探索更加与时俱进,经历了一个渐进丰富与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构建平安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灾害治理的重要性
学位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实现创新,才能够把握规律,才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带领中国人民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全党的学习能力,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敢于实践的浓厚氛围
学位
现如今,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深化发展,社区作为当代国家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基层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治理成为当今—个重要的政治命题。社区治理作为—种复杂的、系统化的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发挥多元主体、多方领域、多种资源的协同合作,还应考虑情感治理对社区治理的影响。目前随着城乡融合及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治理主体陷入角色迷失,社区治理体制机制还不够不健全,社区治理动力转换
学位
农村减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大对农村减贫的力度,并带领人民逐步取得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伟大成就。总结党的农村减贫工作基本经验,对今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非凡。同时,中国农村减贫的成绩在全球减贫进程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经验、道路给世界积累了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减贫工作有着丰厚的基础。在农村减贫工作进程中党以共同富
学位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从严治党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来源。中央苏区时期,党开展自身建设工作和根据地政权建设工作充满困难和阻碍,党内政治文化在曲折和斗争中得以探索和创造,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仍有借鉴和警示意义。文章立足于中央苏区时期,以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为切入点,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梳
学位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美好生活视域下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志愿服务育人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美好生活视域下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和梳理美好生活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探索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创新思路,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中的积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陈独秀早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探索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推动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发展向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研究陈独秀早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探索,不能简单的从某一历史片段或历史某一事件进行解剖分析,要系统性的分析人物的思想、
学位
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良好家庭风尚和生活作风。红色家风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活素材。代代相传的红色家风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提供精神养分,是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将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红色家风在新时代的弘扬和传承,还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