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情感治理研究——以南昌西湖区X社区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8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深化发展,社区作为当代国家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基层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治理成为当今—个重要的政治命题。社区治理作为—种复杂的、系统化的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发挥多元主体、多方领域、多种资源的协同合作,还应考虑情感治理对社区治理的影响。目前随着城乡融合及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治理主体陷入角色迷失,社区治理体制机制还不够不健全,社区治理动力转换还不是很充分,社区资源配置还有的不到位,技术治理与制度治理弊端也在不断显现,不断探索城市社区治理核心理念是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情感治理建立在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生态基础之上。情感的运用可以有效弥补制度治理不足之处。在制度治理的基础上,运用情感的优势,比如:人情、面子等传统人际交往规则,可以实现社区秩序的维护,实现善治。在社区治理中加入情感治理,可以更好地服务民生,打造有智慧、有温度的社区。社区治理中坚持发挥方法的科学性,对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并促进城市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正是基于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情感”生产被“理性”所遮蔽而未能纳入国内学者的理论视野。本文尝试以南昌西湖区X社区为例,以政治心理学、情感社会学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的方式系统性整体性的重新梳理情感治理的内涵,并阐释中国情感治理基因的两种传统脉络,—种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情感治理”,包括:儒家的“德治”思想和传统乡土社会关系;另—种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工作传统,包括: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的情感动员和信访制度、“枫桥经验”和“送温暖”等制度。以此为理论基础从“社区情感”新的切入点展开对南昌西湖区X社区在当前的时空图景下存在的情感建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分析X社区中情感的生成与表达,主要有通过服务建立情感;给予信任建立情感;私人性质的生活互动建立情感以及特殊事件情境中的情感产生等。虽然X社区有情感的生成与表达,但在治理过程中仍有—定的弊端,如:居民仍缺乏参与意识和社区认同感、在社区场域中对居民主体性的忽视、治理中关系重构维度的不侧重、技术支持层面的过度依赖等,这些都是X社区治理面临的难题。城市社区情感治理难以实现的原因,其中包括四个方面,第—,城市社区情感治理可能消解正式的规则治理;第二,城市社区情感治理过于依赖个体素质;第三,城市社区情感治理可能强化工具理性行为;第四,城市社区情感治理面临现代化的挑战。结合具体情况给出了实现城市社区情感治理可操作的建议,包括化解邻里矛盾,塑造正向情感,培育社区认同;帮扶特殊群体,满足情感需求,体现组织关怀;构建行动网络,结合情治和法治,实现自治共治;嵌入外源组织,汲取技术技能,获得情感支持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城市社区情感治理。通过对南昌市西湖区X社区的调查研究,从而构建起符合城市社区的情感治理,力图为城市社区治理带来—些参考价值,为国家治理提供—定的思路和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从以政党为中心的分析视角,探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如何把人民组织起来并且带领人民走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道路的问题,中心观点为:中国道路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道路,中国道路形成了以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中心的主体逻辑。中国是如何形成以政党为中心的中国道路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把人民组织起来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三大目的:一是探究中国
学位
当今世界,随着网络技术进步与应用普及,互联网对全球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重点领域带来重大改变,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网络发展与治理成为世界面临的普遍难题,网络安全威胁愈趋严峻与多元化,对国家网络治理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住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就网络法治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论述。该系列重要论述的提
学位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重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20世纪90年代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开始兴起,直到21世纪初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在这一阶段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时代变革不断对城市社区协商民主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应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使城市社区协商民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发展的研究。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稳定的基
学位
对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时代战略思维,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卓越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从理论上强党为重要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理论强党”,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的新总结。本文通过追溯和分析新时代中
学位
公共卫生治理是关系我国公民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我国党和各级政府一直把公共卫生治理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乡镇的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更关系着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提升乡镇地区公共卫生治理能力也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际,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积极承担责任、科学施策、精准防治,总结中国经验,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乡镇基
学位
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主要组成成分,对整个社会物质生产发展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而言,意识形态是任何社会形态存在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意识形态以思想武器的形式作为“向心的攻击”,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政治思想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上升到占有了主导地位的国家思想,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赖以生存和继续发展壮大的思想基石。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意识形态问题已不再是最主要的思想理论问题,而更是严峻的社会现
学位
在马克思的思想宝库中,我们不难发现,自由思想是贯通其心路历程的思想主线,是其思想整体的价值旨归,深入研究自由思想,揭示其背后的思维逻辑十分必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1857-1858年手稿》)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手稿,其中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自由思想。马克思运用历史与辩证思维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揭示人的自由,全面考察了人的社会关系与生存状态,把社会生产实践及生产关
学位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众多不同“主义”为指导的社团组织,他们对于中国的进步发展,形形色色思潮的演进,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四时期进步社团的兴起,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阶级状况、社会思想基础息息相关,世界革命形势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发展,阶级觉悟逐渐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让广大中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视灾害治理工作的开展,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灾害治理的探索更加与时俱进,经历了一个渐进丰富与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构建平安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灾害治理的重要性
学位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实现创新,才能够把握规律,才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带领中国人民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全党的学习能力,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敢于实践的浓厚氛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