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冷藏期间蛋清起泡性变化与改进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y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蛋清在蛋糕、面包、饼干、蛋挞等许多烘焙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禽蛋的主要贮藏方式为冷藏,长期冷藏的壳蛋品质受到一定的破坏,蛋清的功能特性也会受到影响。贮藏时间是影响蛋清起泡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于提高起泡力,主要采用常用的绿色非热加工技术,即超声技术。超声处理蛋清能提高起泡力,但也降低泡沫稳定性。在食品实际生产中,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泡沫稳定性的降低,探究多酚和多糖的添加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本论文首先研究鸡蛋不同冷藏时间下的蛋清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的变化,以及潜在变化机理,接着采用超声技术对不同鸡蛋冷藏时间的蛋清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冷藏期的起泡力改善效果以及机理。在此基础上,针对超声处理使泡沫稳定性降低的现象,首先研究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GA)和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中性pH下与超声处理前后的蛋清液反应,起泡性和结构特性的变化,以及多酚与蛋白相互作用机理,接着研究不同浓度的亚麻籽胶与蛋清混合后,在超声处理下蛋清起泡性的变化以及机理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鸡蛋冷藏90d的蛋清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变化以及蛋清蛋白结构、理化特性与起泡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冷藏会显著降低蛋清的起泡力,在第40 d,起泡力降为最低,从45.33%(新鲜蛋清)降低到25.17%(p<0.05),而泡沫稳定性整体呈现不明显的降低趋势。冷藏期间蛋白粘度、粒径的增加会降低蛋清的起泡力,同时表面疏水性的降低削弱了蛋白分子的灵活性,使气-液界面上蛋白的吸附和展开受到阻碍。冷藏时间的延长,扫描电镜观察的蛋白聚集体逐渐增大,可能是由于蛋白质氧化导致的。研究超声处理(180 W,25 min)对鸡蛋冷藏90d的蛋清起泡性及蛋清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能显著增加各个冷藏期的蛋清起泡力,具有不同的改善效果,其中在第60d,起泡力增长幅度最高,起泡力增加2.3倍(p<0.05)。同时超声处理显著降低蛋清的泡沫稳定性,且冷藏时间延长,泡沫稳定性降低更为明显。超声处理能显著增加蛋清蛋白的巯基含量、增加表面疏水性,同时增加蛋清的粒径分布和降低zeta电位绝对值,正好解释了起泡力的增加和泡沫稳定性的降低的效果。研究超声与多酚结合对冷藏陈蛋蛋清起泡性和蛋白结构的影响及蛋白与多酚的相互作用机理。在中性pH 7.0条件下,分别向未处理和超声处理(条件同上)的蛋清中添加不同浓度(0,20,120和240 μmol/g,蛋白基)的GA或EGCG。结果表明,多酚的添加显著降低蛋清蛋白的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尤其在超声处理组表现更为明显,表明超声处理能暴露出更多的多酚结合位点。多酚的添加增加蛋清蛋白的紫外吸收以及降低蛋清蛋白的内源荧光强度,GA对超声处理的蛋清产生明显的蓝移,EGCG处理的蛋清内源荧光出现红移,表明多酚的引入增加色氨酸和酪氨酸等发色团微环境的极性,同时多酚的添加稍微提高蛋清蛋白的无规卷曲结构。然而,多酚在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方面呈现不同的效果,其中EGCG能显著提高超声组蛋清的泡沫稳定性。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多酚与蛋白通过氢键非共价结合,电泳分析表明形成的聚集体是通过二硫键交联产生的。此外,通过随温度的上升,猝灭常数增加,以及寿命降低的结果,表明多酚对蛋清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主要以动态猝灭为主导,超声处理有利于多酚结合位点的暴露。研究超声结合添加亚麻籽胶对蛋清起泡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通过添加不同浓度(0,0.4,0.5,0.6,0.7和0.8%,m/v)亚麻籽胶到蛋清中,然后进行超声处理(条件同上)。结果表明,亚麻籽胶添加结合超声处理,蛋清的起泡力降低,呈浓度依赖性,但仍然高于未处理蛋清,而泡沫稳定性显著提高,30 min后几乎无液体溢出,有效解决了超声处理显著降低蛋清泡沫稳定性的弊端。此外,亚麻籽胶改变蛋清的结构、理化特性:使蛋清蛋白的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降低,表明蛋白分子的灵活性降低;使蛋白的内源荧光强度降低,表明色氨酸和酪氨酸暴露降低以及微环境极性增加;使蛋白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加,降低蛋白分子在气-液界面的吸附和展开;使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粘度和稠度系数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表明形成牢固的紧凑结构,假塑性增强。使平均粒径和PDI值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zeta电位绝对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而言,亚麻籽胶作为一种新型多糖类胶体,结合超声处理能显著改善单纯由超声处理会显著降低泡沫稳定性的现象。
其他文献
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草鱼是养殖淡水鱼年产量最高的鱼种。淡水鱼由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流通和加工过程中易发生脂质氧化,导致品质劣变。天然抗氧化剂因具有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能有效抑制脂质氧化等特点,近年来不断被用于水产品保鲜研究领域。绿原酸作为一种天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抑菌等功能和药理效应,有望成为潜在的天然食品保鲜剂。本课题以草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共轭二烯值、过氧化值
学位
柑橘汁为国内外柑橘加工产品的一大类,在柑橘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果肉渣,因利用度低而造成柑橘资源的浪费。‘不知火’柑橘形状奇特、酸甜可口、水分充足,是我国畅销的柑橘品种,其果肉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理活性。酚类物质可分为游离酚与结合酚,因结合酚较难提取,因此其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不知火’柑橘果肉渣为试验原料,以结合酚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面法分别优化碱、酸水解法的
学位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国民生活质量逐渐改善,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蛋白质、糖类、脂质摄入量普遍升高。高脂饮食中摄取的饱和脂肪酸是导致人体高脂疾病的罪魁祸首。当下,我国高脂血症患病率逐日攀升,应对高血脂症的方法包括治疗和主动预防,中药相比于西药有许多优点,中药和饮茶对防治高血脂症有很好的疗效,且不易出现不良反应。本研究以柑普茶为原料,提取并纯化得到了陈皮、普洱茶总黄酮,应用HPLC法测
学位
本文的研究对象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源于北极海洋,是我国北极科考队第三次科考期间于北极站点B77处(14649.28W,76°58.08N)25 m深的海水中获得的菌株。因其生长环境特殊,颜色鲜艳,引起了极大的研究兴趣。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类胡萝卜素和类异戊二烯醌类物质,均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营养价值,其中的甲基萘醌MK-8(H2),目前鲜见有关
学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中国产量最大的养殖淡水鱼品种,2019年中国草鱼养殖产量达553.3万吨。草鱼鱼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草鱼常因养殖密度高、投饵量高、水质差、运输过程中的氨氮等胁迫而使氨氮化合物在鱼肉中积累,导致鱼肉风味品质下降。采用湖泊微流水对草鱼进行处理,处理20 d后能减少草鱼鱼肉中不良气味物质,提高感官接
学位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鲢鱼皮,本文采用热水法提取鲢鱼皮明胶,酶解制备胶原多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鲢鱼皮胶原肽钙螯合物(Silver carp skin collagen peptides-calcium chelate,SSCPs-Ca)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表征鲢鱼皮胶原肽钙螯合物的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鲢鱼皮胶原肽钙螯合物的稳定性;最后采用Caco-2细胞
学位
食源性疾病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能引发腹泻、呕吐、肠胃炎等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存在容易破坏食品组织等问题,因此开发出天然抗菌剂来取代原有的防腐剂是当前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针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天然产物组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菌剂,被认为是更好的延长食品保存期的方法。研究发
学位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影响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每年给人类健康以及世界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耐药性沙门氏菌菌株的不断产生,因此,沙门氏菌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快速检测方法能够预防食源性病原菌感染,加快食源性病原菌中毒事件中病原体的鉴定,沙门氏菌作为一种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其快速检测方法的探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保存的一株沙门氏菌裂
学位
有别于多数多糖胶体,魔芋胶配制为溶胶后黏度极不稳定,短期放置即迅速下降,不仅影响到后续加工品质,也造成制品膳食纤维功效变化。尽管这是常见现象,但原因始终不详。在稳定魔芋溶胶的尝试中,发现锌离子能够显著提升溶胶稳定性,而在此前并未有相关报道。为究其原因,本文采用钙、镁、锌三种离子,系统研究添加离子后魔芋溶胶的黏度变化及稳定性规律,在理论排除金属离子与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
学位
系统生物学将细胞中主要的生物过程以全基因组代谢网络(Genome Scale Metabolic Model,GSMM)的形式表示,在GSMM中每个反应都由一种或多种特定基因编码的酶催化,通过GSMM中基因-蛋白-反应的直接关联以及整合转录组数据可以用来模拟物种体内真实的代谢过程;随着基因组测序的普及,快速构建特定物种的GSMM成为可能。以全基因组代谢网络为基础,通过整合RNA-seq数据对网络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