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击反应构建DNA/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c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标志物是疾病诊断的可信指标,建立简单、高特异性、高通量、通用性的生物传感平台对于检测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探针(DNA或适配体)作为一种分子识别元件,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易修饰、设计灵活、性质稳定等优点,已经在疾病诊断、监测和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基于探针构象改变的电化学DNA/适配体传感器通常构建在金基底表面,在非金电极表面固定核酸探针往往存在稳定性差、连接效率低以及不可控等缺点。此外,在非金材质纳米粒子表面探针的固定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连接效率低、组装步骤复杂、反应条件严苛等。本论文采用核酸作为分子识别元件,基于叠氮-炔基、巯基-炔基等点击反应,在丝网印刷电极(SPCE)、氧化铟锡(ITO)电极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固定核酸探针,构建了一系列电化学和核磁共振成像(MRI)DNA/适配体生物传感器,通过目标诱导探针构象变化的方式实现了对目标物的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了提高核酸探针在廉价电极表面修饰的通用性,采用无铜离子环张力促进叠氮-炔基点击反应(SPAAC),在金沉积的SPCE(Au-SPCE)上构建了E-DNA/适配体传感器,实现了对p53 DNA和VEGF165蛋白质的分析检测。两端分别修饰DBCO和亚甲基蓝的p53 DNA探针和VEGF165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构建了“Signal-off”型的p53 E-DNA传感器和“Signal-on”型的VEGF165 E-适配体传感器,证明了SPAAC反应在非金电极构建E-DNA/适配体传感器的通用性。探针覆盖度可以通过探针浓度进行调控,p53 E-DNA传感器的最优探针覆盖度为1.7×1012molecules cm-2,VEGF165E-适配体传感器的最优探针覆盖度为1.9×1011 molecules cm-2,这些结果与传统Cu AAC反应构建的E-DNA/适配体传感器的探针覆盖度相当,且传感器对p53 DNA和VEGF165蛋白的检测下限分别达到了0.76 n M和8.20p M。此外,p53 E-DNA传感器和VEGF165 E-适配体传感器在50%的血清样品中测得的目标物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8.0%-102.5%和80.0%-105.0%。针对在廉价电极构建多通道电化学DNA/适配体(E-DNA/适配体)传感器存在不可控和连接效率低等问题,采用电触发点击反应选择性地在多通道Au-SPCE表面固定不同的DNA/适配体,构建了多通道E-DNA/适配体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目标DNA和蛋白质。该E-DNA/适配体传感器是由三个独立的SPCE组成,通过控制电极电路开关,Cu(II)电还原为Cu(I)催化炔基-叠氮环加成(Cu AAC)反应,将两端分别修饰炔基和亚甲基蓝的不同DNA/适配体探针可控地修饰在特定的电极表面,其探针覆盖度可通过铜离子浓度、还原电压以及探针浓度调控。“Signal-off”型的p53 E-DNA传感器和凝血酶E-适配体传感器的探针覆盖度可达到5.5×1012molecules cm-2和4.6×1012 molecules cm-2;而“Signal-on”型的VEGF165 E-适配体传感器的最优探针覆盖度为3.2×1011 molecules cm-2;这些结果与在金电极构建的传统E-DNA/适配体传感器的探针覆盖度匹配。该多通道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p53DNA、凝血酶和VEGF165蛋白,且相邻电极之间不存在信号串扰,其检测下限分别为0.35 n M、0.22 n M和0.014 n M。此外,该多通道E-DNA/适配体传感器在50%血清样品中测得的目标物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7.3%到118.0%。由于电触发点击反应可能存在金属离子催化剂毒性问题和额外的SPCE表面修饰问题,本论文进一步开发了可见光(530 nm)触发的巯基-炔基点击(Thiol-Yne)反应,在ITO电极表面构建多通道电化学核酸传感器,实现了对DNA和RNA的同时检测。该传感器是由四个独立的ITO电极组成,通过可见光触发Thiol-Yne反应,可控地将两端分别修饰巯基和亚甲基蓝的不同核酸探针固定到特定的ITO电极表面,其探针覆盖度可通过辐射光源、辐射时间以及探针浓度因素进行调控,其最大探针覆盖度可以达到9.2×1010 molecules cm-2。该多通道E-NA传感器可以同时检测p53 DNA、Brca2 DNA、K-ras DNA和Micro-204 RNA四种不同的目标核酸,且相邻电极之间不存在信号串扰,其检测下限分别为0.72 n M、0.97 n M、2.15n M和1.73 n M。此外,该多通路E-NA传感器在20%血清样品中测得的目标物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6.5%到113.6%。为了提高核酸探针在非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的连接效率,采用Cu AAC反应构建了“off-on”型的19F磁共振成像(19F MRI)适配体纳米传感器,实现了对三磷酸腺苷(ATP)的定量分析。Gd3+标记的ATP适配体可以通过与全氟-15-冠-5-醚(PFCE)为核和二氧化硅为壳的纳米颗粒(Si O2@19FNP)表面的捕获探针杂交固定。通过对Gd3+修饰的ATP适配体浓度的调控,Gd3+复合物在纳米粒子表面的负载量可达3.2×10~5molecules/19FNP,优于常用的EDC/NHS方法。相同条件下,基于Gd3+复合物对19F的顺磁弛豫效应(PRE),在含有ATP、CTP、GTP、UTP的溶液中,通过NMR、T2以及MRI测试证明了该传感器可以特异性地识别目标物ATP。此外,在HEPES缓冲液、10%人血清和He La细胞提取液中可以定量检测ATP,其检测下限分别为26.7μM、37.2μM、30.6μM。
其他文献
具备高时间分辨率的粒子飞行时间探测器在高能物理和医学物理的应用中越来越重要。粒子飞行时间探测器中闪烁体、光电探测器和读出电路是影响其时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传统粒子飞行时间探测器设计中,通常采用传统光电倍增管或光伏探测器作为传感器。然而,传统光电倍增管时间分辨率较差且难以在强磁场条件下应用,光伏探测器则受其时间分辨率、辐射损伤、温度效应和暗计数率等因素的限制。为了满足高时间分辨率且适应于强磁场环境的
学位
随着先进汽车制造业、航空工业的发展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可回收、可修补、快速成型、韧性好和损伤容限高等优点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CFRTP)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上浆剂作为碳纤维重要的组成部分,对CFRTP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用于热固性树脂的传统上浆剂热稳定性不足,这限制了CFRTP性能的发挥。为此,针对聚醚酰亚胺(PEI)和聚醚醚酮(PEEK)等高性能热
学位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发高比能量的负极材料。硅基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是理想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硅基负极的体积效应直接导致了其结构与界面的不稳定性,这严重限制了其循环寿命。此外,在实用中硅负极材料面临高成本、低面容量等技术挑战。为提升硅负极的结构和界面稳定性,本文系统研究了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构筑,聚合物界面的构筑,分析了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探究了聚合物
学位
导电自修复水凝胶近年来在人造皮肤及组织、可穿戴电子设备、个体医疗监控等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应用。导电填料与水凝胶聚合物基体相容性差、常温快速自修复效率低、机械性能不足是制约导电自修复水凝胶应用的重要问题。如何在保证水凝胶优良导电性及常温快速自修复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水凝胶的机械性能成为一个迫切问题。本论文主要针对传统水凝胶无法兼顾优异的导电性、常温快速自修复性、高机械性能的现状,对丙烯酸(AA)
学位
近年来,受猪笼草启发的超润滑表面凭借其优异的排斥液体能力、低接触角迟滞、良好的稳定性等性能,在抗结冰、防腐蚀、水滴收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各向异性超润滑表面在液滴定向运输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各向异性超润滑表面通常是由具有固定不对称物理结构的基底材料构筑而成的,其只能维持在一个恒定的各向异性程度和各向异性方向,限制了其在一些复杂智能设备中的应用。因此,本论文基于形状记忆聚合
学位
锂离子电池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储能设备,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用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以石墨为主,然而石墨的理论容量仅为372 mAh/g,目前的研究已经基本达到其电化学性能的理论极限。因此,急需开发新一代的高容量负极来满足当前高速革新用电设备对电池各项指标的要求。过渡金属氧化物基(TMOs)负极具有高于石墨2倍以上的理论容量,有望成为未来的商用负极材料。然而,TMOs负极为半导体材料,
学位
硫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具有1675 m Ah·g-1的质量比容量。由于硫的低电导率及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硫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的放电深度,反应动力学及循环寿命方面均受到限制。以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碳材料构建的多孔复合材料同时具有丰富极性/非极性界面,使其具有较高的硫储空间及电化学反应活性的同时,通过极性界面的静电吸附作用使得材料的循环寿命得到提升。受限于硫电极复杂的多相多步电化学反应,弱电导率的极性宿
学位
K2FeO4是一种高价态铁含氧酸盐,具有氧化、消毒、助凝、吸附等多重水处理功能,其反应产物无毒无害,近年来已成为水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K2FeO4分子中的Fe为正六价铁,其在还原到最终产物Fe(Ⅲ)的过程中,历经Fe(Ⅴ)、Fe(IV)等不稳定中间态。有报道称,中间态铁的反应活性比Fe(VI)高几个数量级,但其稳定性差,在水中易分解,导致其氧化能力无法有效利用。由于中间态铁存续时间短且含量低,
学位
大规模储能系统具有存储电能、对电网进行“削峰填谷”等作用,对构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和推动“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钠离子电池具备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优势,被普遍认为是规模储能的理想选择。但是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不适用于钠离子存储,因为钠离子的半径和质量都要比锂离子大。缺乏高性能的负极材料是目前制约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钒基化合物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具有热稳定性好、多
学位
伴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CO2的排放量亦迅速增加,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化学反应将CO2转变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被视为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其中,化学固定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因其100%的原子经济性而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然而CO2的化学惰性使得该反应往往需要在高温、高压、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在诸多催化剂中,离子液体作为一种高效
学位